儒道

词语解释
儒道[ rú dào ]
⒈ 儒家的道德原则。
⒉ 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⒊ 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
引证解释
⒈ 儒家的道德原则。
引《荀子·子道》:“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 舜 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唯《七厉》叙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羣,而意实卓尔矣。”
⒉ 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引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儒道在 汉 为讖讳所杂,在 宋 为二氏所杂。”
⒊ 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
引《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弼 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餘卒。”
分字解释
※ "儒道"的意思解释、儒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作者上官鼎先生说,过去的武侠小说都是以佛、道为依托和背景的,还没有过弘扬儒道的武侠小说,他要来填补这个空缺。
2、儒道文化的出发点集中在自然的观念以及气论传统的形上设定中,因而诱发着神秘色彩与迷信的产生。
3、立场上立足现实,以史为鉴,是宋代儒道关系研究的新进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儒道,浩然之气长存,以入世修炼为宗旨,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仙道,以修炼正统自居,拥有上古时期仙界流传下来的正宗传承。
5、郭店竹简《老子》的出土,冲击着儒道对立如同水火的传统观点。
6、这些构成了他们儒道两相交织的家学家风。
7、医家十要: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龚廷贤
8、天仁大陆是儒道世界,遵从三纲五常,一家之中,拥有士族身份的家主最大。
9、儒道两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上有较大的区别,儒家主张济世,道家主张无为,而易经作为行动指南正是二者的统一。
10、由此大致可将《三国志演义》中的儒道互补思想分为四个方面:(一)天人关系。
11、外部条件与内在动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葛洪矛盾又统一的儒道兼综思想。
12、邵雍的哲学思想是典型的儒道互补的架构。
13、儒道释思想影响着他的人格,豪放刚直的性格,是其人格的具体显示。
14、洞经文化为“儒道释三教的复合性文化”,进一步说,洞经是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儒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民俗文化。
15、在中国文人自身儒道释互补的精神追求下,塔影成为了一个满足人们复杂情感需求的文化景观。
16、《周易》、《老子》都是儒道文化的元典,二书有关“道”、“器”关系的论析更是儒道文化中心的中心、关键的关键。
17、这种儒道合一的仪式是为了帮助死者的灵魂顺利通过阴曹地府。
18、在文化论争朝向多样化的今天,乔吉作品中的儒道思想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其人其作。
19、东周末年,儒道释俗四教并立,法武双修,纳门徒万千传继道统。
20、岳麓山融儒道释三家文化集于一体,成就了各自文化精髓的体系.
相关词语
- rú jí儒籍
- rú shì儒士
- rú gèn儒艮
- rú rén儒人
- qǔ rú曲儒
- rú fú儒服
- luó rú罗儒
- rú nuò儒懦
- rú zhě儒者
- cháo rú朝儒
- rú sì儒肆
- rú huǎn儒缓
- fǔ rú腐儒
- rú pǐn儒品
- qiǎn rú浅儒
- rú hòu儒厚
- bā rú八儒
- dà rú大儒
- lǔ rú鲁儒
- rú gōng儒宫
- bù dào步道
- dà dào大道
- chēn dào嗔道
- shān dào埏道
- mǎ dào马道
- zhé dào折道
- kǒng dào孔道
- guó dào国道
- dào chǎng道场
- mèi dào蝞道
- lì dào力道
- dào zhǎng道长
- háng dào航道
- dào dé道德
- dào lù道路
- dào lǐ道理
- kāi dào开道
- gǎi dào改道
- kēng dào坑道
- shū dào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