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ú mò
注音ㄖㄨˊ ㄇㄛˋ
⒈ 儒家和墨家。战国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⒉ 泛指多种学派。
⒈ 儒家和墨家。 战国 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引《庄子·天运》:“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 孔丘 也;墨之所至, 墨翟 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别李参军序》:“讨论儒、墨、探览真玄。觉 周 孔 之犹述,知 老 庄 之未悟。”
⒉ 泛指多种学派。
引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序》:“百家之言,先儒未諭,一览冰释。四方儒墨之士,由是嚮风矣。”
1、以国家之盛美,将招延儒墨于文教之内,抑绝俗之道,摈虚诡之迹。
2、儒墨对辨开创了理性批判的先河,彰显了在历史整合时期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及其冲突的意义。
3、儒墨之间的对立,最突出地表现在仁爱与兼爱、重义轻利与兴利除害等基本观点上。
4、这或许正是儒墨思想的意义所在,也使得二学在精神上合流成为可能。
5、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
6、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道而议,分徒而讼,于是博学以疑圣,华诬以胁众,弦歌鼓舞,缘饰《诗》、《书》,以买名誉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