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儒生


拼音rú shēng
注音ㄖㄨˊ ㄕㄥ
词性名词

儒生

词语解释

儒生[ rú shēng ]

⒈  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Confucian scholar;

引证解释

⒈  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 之降 汉,从儒生弟子百餘人。”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列子·周穆王》:“鲁 有儒生,自媒能治之。”
唐 元结 《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郁达夫 《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国语辞典

儒生[ rú shēng ]

⒈  研习儒家学说的学者。亦泛指读书人。

汉·王充《论衡·超奇》:「故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三国演义·第八六回》:「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一儒生!」

英语Confucian scholar (old)​

法语érudit Confucéen (arch.)​

分字解释


※ "儒生"的意思解释、儒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年头,道德文章不值钱,道德大义也被穷酸儒生说尽了,也说得不值钱了,嘴上挂着的是道德大义,肚子里装着的是男盗女娼。

2、《周易》本为卜筮之书,经历代儒生的改造,逐渐演变为哲理之书。

3、在他登基之后,大家依然随便惯了,朝堂上没有秩序,洋相百出,让他十分不快,几次参考儒生的意见才整顿成了今天这样子。

4、同时也是浩然院的学士,在这些儒生中却也是道高望重之辈。

5、庄子说: “我听说,头戴圆形帽的儒生,能够知晓天时;

6、蒙面首领更是一脸惊惧,万万没有想到一介儒生,居然有此巨力。

7、新任的一名知府,姓甘名雨,虽是个白面儒生,三十余岁年纪,饱读诗书,心机却是十分之深,腹中无数阴毒之谋,自到任曹州后。

8、通过分析李氏兄弟对基督教思想所做的本土化尝试,本文试图证明明末儒生在接受和吸收异质文化时,所秉持的根是儒家“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中庸心态。

9、一介儒生,一代才子,在永乐盛世,与众多江湖儿女一起,谱写了一曲悲壮哀婉的传奇之歌。

10、蝶仙听幻真讲述,觉得他口若悬河,伶牙俐齿,言谈话语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符,不像是道童,倒像是一名博古通今的儒生

11、我们鲁国有很多儒生,但是学习你道家学说的人却很少。

12、汉朝的儒生在奉上掷地有声的奏章的同时,却希世比周,苟合取容。

13、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

14、他是一个家境贫寒而不得意的儒生,曾经做过两年的浙江长兴县丞。

15、庆尚道宜宁郡的儒生郭再祐散尽家产,率先招募义勇之士举兵抗日,他穿红衣服骑马指挥战斗,自称“天降红衣将军”。

16、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

17、李贽主张真才实学,反对不知世务的儒生,反对空谈性命的假道学。

18、已而诸儒生以次论难者十余人,皆当时硕学,光剖析疑滞,虽辞非俊辨,而理义弘赡,论者莫测其浅深,咸共推服,上嘉而劳焉。

19、尤其是华夏历史记载,因为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儒生们记载历史总是可以淡化宗教及神棍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20、当众儒生争论不休、各抒己见时,秦始皇趁机下令秘杀填土埋杀,七百多名儒生全部被活埋在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