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ǎ xǐ
注音ㄈㄚˇ ㄒ一ˇ
⒈ 佛教语。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⒈ 佛教语。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引《维摩经·佛道品》:“法喜以为妻,慈悲以为女。”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迴向法喜,安住禪悦。”
宋 苏轼 《赠王仲素寺丞》诗:“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清 钱谦益 《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二:“满室天花都不著,长留法喜伴 维摩。”
⒈ 因听闻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引南朝梁·武帝〈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回向法喜,安住禅悦。」
宋·苏轼〈赠王仲素寺丞〉诗:「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1、当天的讲座同样座无虚席,传方便法时,许多人有非常殊胜的体验,他们法喜充满,显得兴奋不已。
2、真正能够帮助眾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只有念佛法门,问题就在於我们是不是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真正用功,业障一定是快速消除,觉得轻安舒畅,法喜充满,生活过得安乐、自在。
3、彩绘人生须自己去努力,愿大家法喜充满。
4、我感到非常高兴,全身上下更是法喜充满,如痴如醉,忍不住哭了起来。
5、名、利有得失的烦恼,法喜没有得失,总是轻安自在。
6、是日,高僧大德、十方善信齐聚慧海寺,随喜参加共沾法喜。
7、「参禅」这一法门,没有再比它更妙的,能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