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号

词语解释
法号[ fǎ hào ]
⒈ 也称“法名”、“戒名”。佛教徒皈依佛门或受戒后由师父特取的名字。如南朝梁娄德素,受戒后法号为慧约。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徒受戒时由本师授予的名字。又称法名或戒名。
引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郡王﹞将乙侍者剃度为僧,就用他表字 可常 为佛门中法号。”
《花月痕》第五回:“燕娘 遂祝髮奉佛……法号 藴空。”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你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好像尼姑的法号。”
⒉ 指僧人死后的谥号。
引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大光明佛》:“乌思藏大乘法王 居西天日落佛国,东土 永乐 三年,誥封 万行圆融如法最胜弘慈广济护国宣教正觉如来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凡三十六字法号。”
国语辞典
法号[ fǎ hào ]
⒈ 佛教、道教的信徒受戒时,由师所授的名号。
分字解释
※ "法号"的意思解释、法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2、送你一样武器,叫法律,送你一样法宝,叫识法,送你一样法力,叫用法,送你一个法号,叫守法,12.4法制宣传日,拿出你的武器,运用你的法宝,展示你的法力,别忘了连同你的法号一并进。
3、他对住持说受了情伤,看破红尘,善良的住持接纳了他,于是吴某就成了一个小沙弥,法号“静慧”。
4、徐家的名字都是按辈份来的,传灯以前叫汉英,小时候痞,我送他去了湛山寺,是那里的和尚给他起的法号,后来再也没改。
5、“通”是玉林琇的行辈,而玉林琇和尚的弟子均用“行”字,按照这种规则,顺治帝的法名被称为“行痴”,法号“痴道人”。
6、第二年,足利义满辞去了太政大臣之职,落发为僧,法号道义。
7、经书由一位法号春熙禅师的少林高僧偶得,因躲藏于佛像后偷偷念诵,叫释家弟子告发,给逐出了少林。
8、小道轩辕山轩辕派令紫阳真人人门下,法号垣净。
9、另据当地民间传说,清代的顺治皇帝因十分痴迷天泰山,曾产生过出家之愿,并有“行痴”的法号。
10、台海网6月4日讯罹患艾滋病的曾姓男子法号“净律”,白天任卫生署“减害”教育员,辅导吸*更生人,晚上却在家卖***。
11、一位老居士一听到师父的法号,立刻如数家珍的诉说他们的思念,以及师父以前在那里是如何的勤苦修行谦恭待人。
12、当时候是在他家佛堂,然后他在我手上就写的我的法号。
13、第二年,足利义满辞去了太政大臣之职,落发为僧,法号道义。
14、不过咱们先小人后君子,大师法号为何?在少林是何司职?此事,可做得主吗?
15、明朝景泰年间,泉州晋江人史云济,廷试二甲进士后即皈依佛门,法号秒应,精通佛像,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高僧。
16、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白居寺僧人吹法号。
17、嘿!听说有人在找你,说会满足你的一切愿望。他的大名叫上帝,小名叫耶稣,英文名God,法号是快乐,绰号是健康,还有一个常用名,叫幸福。
18、印法是河南省平顶山市人,1933年在桐柏县曾家湾泰山小庙祝发为僧,师从海让法师,法号释印法。
19、参透了所有女人都是红粉骷髅的道理,自此遁入空门,法号灭绝大师.
20、此人天生聪颖,三岁读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后偶读《楞严经》,大彻大悟,礼宝积寺日用禅师为师,受具足戒,法号了元,但世人仍多呼他为佛印禅师。
相关词语
- fǎ jiā法家
- huà fǎ画法
- mín fǎ民法
- zhòng fǎ重法
- fǎ jiè法界
- fǎ qì法器
- dà fǎ大法
- fǎ àn法案
- fǎ yī法医
- niǎn fǎ捻法
- fǎ dù法度
- kè fǎ刻法
- lì fǎ立法
- fǎ huì法会
- miè fǎ灭法
- zhuā fǎ抓法
- fǎ wú dìng fǎ法无定法
- fǎ wǎng法网
- fǎ guān法官
- rěn fǎ忍法
- fǔ hào府号
- zǒng hào总号
- hào chēng号称
- bēi hào悲号
- hào pái号牌
- mào hào冒号
- bēi hào卑号
- bié hào别号
- hào lìng号令
- zhe hào着号
- pái hào牌号
- fēng hào封号
- hào hào号号
- dà hào大号
- liù hào六号
- shū hào书号
- guà hào挂号
- zǎn hào攒号
- bìng hào病号
- cháng hào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