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


拼音lì fǎ
注音ㄌ一ˋ ㄈㄚˇ

繁体曆法
词性名词

历法

词语解释

历法[ lì fǎ ]

⒈  民用年的起始、长度和划分是固定的历算系统,这种系统中按一定的规则安排日和更长的时间划分单位(如星期、月和年)

calendar;

引证解释

⒈  推算日月星辰之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方法。

《汉书·律历志上》:“箕子 言大法九章,而五纪明历法。”
《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贞观 初,与 傅仁均 争历法,议者多附 淳风。”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二》:“太初 历法,其在立冬、小雪,则曰於 夏 为十月, 商 为十一月, 周 为十二月,则 秦 汉 十月皆建亥也。”
元 姚燧 《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积月为岁,积岁为世,必於历法益精益密。”
1. 违犯法纪。 《大戴礼记·盛德》:“凡民之为奸邪窃盗歷法妄行者,生於不足。”
卢辩 注:“乱法者生於不知足。”

⒉  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

国语辞典

历法[ lì fǎ ]

⒈  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节令的方法。在不同的文化、时代会有差别。以太阳为标准的,称为「阳历」;以月亮为标准的,称为「阴历」。我国的农历则以阳历为主,阴历为辅,是阴阳合历。

《新唐书·卷二五·历志一》:「历法尚矣,自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其事略见于书。」

分字解释


※ "历法"的意思解释、历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2、其核心内容是"汤若望案",历史上称"历法之争"。

3、传说,修订的历法是由帕雅晚于傣历六月托梦给他的父亲宣布的。

4、利用凯撒制定的历法,每年的春秋分日和四季都会提前11分钟。

5、相传古罗马的第一个历法全年共有十个月,当时并没有二月。

6、后来虽然历法改了,但苏州人仍然重视冬至节,有“肥冬瘦年”的民俗。

7、或出于托古改制,或因为占得地统,或不甘拾人牙慧,王莽、曹睿、李亨的标新立异,使当时的历法较为混乱。

8、有的社会主张严竣历法,让人们有法可依,国富兵强.

9、而玛雅历法的最后一天就是2010年12月21日。

10、玛雅历法基于多个时间循环,“白克顿”是其中之一。

11、玛雅历法是很久以前写的了。

12、传说黄帝在公元前2637年发明了这套历法

13、由于西方文化的优势位置,他们的历法在世界范围得到普遍运用,为了便当,本人国政府在公务活动中采取公历,这是恰当的。

14、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历法的确立比欧洲早160年。

15、中国早在西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

16、在支援闰月的历法中,闰月可能发生于一年中的某特定月份之后或任何月份之后。

17、玛雅人明白到17种以宇宙为基础的不同历法.

18、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先进的、精确的历法,《授时历》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占有突出的位置。

19、这种月对历法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我们当今时代.

20、当罗马帝国往北延伸后,罗马历法的组成大部分都是以太阳年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