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御书


拼音yù shū
注音ㄩˋ ㄕㄨ

繁体御書

御书

词语解释

御书[ yù shū ]

⒈  进呈于帝王的书。后称帝王的书为御书。皇帝书写的字。谓皇帝书写。

引证解释

⒈  进呈于帝王的书。后称帝王的书为御书。 《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宫, 桓 僖 灾。救火者皆曰顾府。

南宫敬叔 至,命周人出御书,俟於宫。”
杜预 注:“御书,进於君者也。”
唐 韩愈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詔下 河南 徵拜京兆昭应尉,校理 集贤 御书。”

⒉  皇帝书写的字。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诗:“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纪》:“嗣是每以御製诗文、御书宣示南书房。”

⒊  谓皇帝书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余深 罢相,居 福州,第中有荔枝,初实絶大而美,名曰亮功红。

亮功 者, 深 家御书阁名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中和堂御制诗》:“堂北又有 清风亭,御书其楹。”

国语辞典

御书[ yù shū ]

⒈  进奉给国君御用的书。

《左传·哀公三年》:「南宫敬叔至,命周人出御书,俟于宫。」
晋·杜预·注:「御书,进于君者也。」

⒉  皇帝亲写的文字。

唐·张说〈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诗:「甘露垂天雨,芝花捧御书。」

分字解释


※ "御书"的意思解释、御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龙图阁是收藏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各种典籍、图画,及宗正寺所进的宗室名册、普牒等物的地方。

2、当时士族家庭多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为进身谋生之途,是即所谓儒业……儒乃当时社会一行业,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

3、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让人的思绪在恍惚之间似乎被带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年代。

4、达名之儒,儒者术士之称;类名之儒,儒者是知礼乐射御书数的人,相当于今天的教师;私名之儒,是指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

5、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大概就是早期艺术意义上的书法了,而称“书法”者却少之又少。

6、依托孔子六艺城,吸引国内外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和艺术团体在曲阜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以多种形式开展“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

7、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中,也有两项是体育活动。

8、封淮神为长源佑顺大淮之神,御书“灵渎安澜”。

9、古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今天的学生却鲜有机会接触。

10、UIC相关负责人介绍,射道和古琴都属于孔子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目的在于修心正己。

11、承尧舜禹汤文武之余绪,集礼乐射御书数之大成,设帐授徒,创立儒宗,开百代之圣教,化万民于春风。

12、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13、坚请改铸一当十大钱,御书钱式,遣诣川峡路诸州冶铸,所在并为御书钱监;诸州旧贮小铁钱悉辇送官。

14、学校开展“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课程,其中,国学与音乐为学校的主打教学课程。

15、苦命的那彦成3岁丧父,其母那拉氏抚孤守志30余年,嘉庆皇帝曾御书“励节教忠”匾额旌表其门。

16、如“礼乐射御书数”的艺能和“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

17、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就没有演讲训练。

18、南上山街小学则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为基础构建多元学习与实践活动体系,深化了“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

19、钱币以极高的评价,称徽宗御书,钱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锦,文彩斑斓。

20、它全方位、多角度阐述了“成*”的必要条件,从洒扫应对进退,到礼乐射御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