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书

词语解释
羽书[ yǔ shū ]
⒈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英letters with feather which should be delivered quickly;
引证解释
⒈ 犹羽檄。
引汉 陆贾 《楚汉春秋》:“黥布 反,羽书至,上大怒。”
《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係,羽书日闻。”
李贤 注:“羽书即檄书也。”
《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絶,刁斗昼夜惊。”
张铣 注:“羽书,徵兵檄也。”
唐 高适 《燕歌行》:“校尉羽书飞 瀚海,单于猎火照 狼山。”
清 钮琇 《觚賸·圆圆》:“烽火羽书,相望於道。”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
亦称“羽毛书”。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⒉ 指书信。
国语辞典
羽书[ yǔ shū ]
⒈ 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征兵、征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引《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竦。」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隔江云阵列,连夜羽书飞。」
近军书 羽檄
分字解释
※ "羽书"的意思解释、羽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墙壁前竖立一张木桌,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先前是为秦羽书准备的,只是他不曾下笔落墨,笔被搁置在那儿,笔尖墨犹浓。
2、羽书飞先是自报姓名,准备跟白发老头解释自己蒙他孙女相救,才会在这里。
3、第四民基真君,执雷环;第五小游真君,执戟;第六大游真君,执戈矛;第七天乙真君,执金枪;第八地乙真君,仗金刃;第九直符真君,执羽书;第十太乙真君,执羽书。
4、以前时候,都是秦羽书替陈三郎担保的,今年也不会有问题。
5、有司戒期,羽书驰告,于是车马滚红尘,奉一命而四方辐辏。
6、看样子,是何维扬做东请客,客人除了秦羽书外,还有两名身穿儒衫,头戴方巾的年轻士子,应该是南阳学院的学员。
7、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之逐。
8、三郎,羽书修了一封书信给我,说你目无尊长,屡屡冒犯于他,甚至做出忘恩负义之举,可有此事?
9、乔羽书则站起身,目光平和的看向四周默默的守护在她身边。
10、这秦羽书还真是极品,告状告到蒙师这里来了。
11、萧笙自昨日回来,与何琴告退了风清子后,便去了离殿拜见丁三木,也将自己要带羽书二人出谷的事情告知了丁三木和离殿众弟子。
12、陈司马甚辩有口,颇谙疆事,羽书狎至,裁答如流,案无留牍,后人莫之及。
相关词语
- gān yǔ干羽
- rì yǔ日羽
- róng yǔ绒羽
- dié yǔ蝶羽
- tuō yǔ脱羽
- máo yǔ毛羽
- diào yǔ调羽
- shì yǔ饰羽
- hè yǔ鹤羽
- shāng yǔ商羽
- tóu yǔ头羽
- yǔ yì羽翼
- biàn yǔ便羽
- jīng yǔ惊羽
- cù yǔ簇羽
- qī yǔ欺羽
- xùn yǔ驯羽
- jiàn yǔ箭羽
- shěn yǔ沈羽
- fēi yǔ飞羽
- zhuī shū追书
- shū lù书録
- wáng shū王书
- kǎi shū楷书
- máo shū毛书
- shū jí书籍
- kàn shū看书
- gòu shū购书
- bǔ shū捕书
- shū hàn书瀚
- shū xiāng书香
- shū fáng书房
- shū mù书目
- shū dǎn书胆
- wěi shū伪书
- zhāng shū章书
- è shū恶书
- shū bó书帛
- shū hào书号
- qíng shū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