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


拼音yī yì
注音一 一ˋ

繁体一藝

一艺

词语解释

一艺[ yī yì ]

⒈  亦作“一蓺”。“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谓一种才能或技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一蓺”。

⒉  “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

《史记·儒林列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天宝 中, 汉州 雒县 尉 张涉 应一艺,自举日试万言,须中书考试。”
宋 曾巩 《读书》诗:“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

⒊  谓一种才能或技艺。

《后汉书·邓禹传》:“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
《诗话总龟·艺术》引 宋 李颀 《古今诗话》:“唐 世一艺,如 公孙大娘 舞剑, 曹刚 琵琶, 米嘉荣 歌,皆见於 唐 贤诗句,遂知名於后世。”
《荡寇志》第一二三回:“虚度七十二春,自幼不成一艺。”
梁斌 《红旗谱》四:“﹝ 严志和 ﹞从此一艺顶三工,一家人才不吃糠咽菜了。”

国语辞典

一艺[ yī yì ]

⒈  六艺之一。

《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⒉  一种技艺。

如:「一艺之长」。

分字解释


※ "一艺"的意思解释、一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米芾单以书法一艺列入“宋四家”之中,足以说明后人对其书法艺术成就的认可和推崇。

2、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4、虽然,人能以一艺垂于后世者,是不朽矣,穷通得失,何所憾焉。

5、她在古典艺术的领域内“无所不能”,无施不可,是因为她不肯局促于偏隅,仅以专攻一艺自限。

6、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7、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

8、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

9、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10、画虽一艺,古人于此冥心搜讨,惨淡经营,必功参造化,思接混茫,乃能垂千秋而昭后学。

1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力。怕问路,要迷路。嘴勤不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