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

六艺


拼音liù yì
注音ㄌ一ㄡˋ 一ˋ

繁体六藝

六艺

词语解释

六艺[ liù yì ]

⒈  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

the classical six arts (propriety,music,archery,riding,writing,arithematic);

⒉  古代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也泛指各种经书。

various Confucian classics;

⒊  王莽时六种字体。即古文(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six styles of calligraphy in ancient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

《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三国 吴 韦曜 《博奕论》:“伎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不由其道。”

⒉  亦作“六蓺”。指儒家的“六经”,即《礼》、《乐》、《书》、《诗》、《易》、《春秋》。 《史记·滑稽列传》:“孔子 曰:‘六蓺於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六蓺备研,八索必该,斯则富矣。”
明 顾绛 《述古》诗:“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总角之年,研精六蓺。”

国语辞典

六艺[ liù yì ]

⒈  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指礼、乐、射、御、书、数。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⒉  儒家的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

唐·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分字解释


※ "六艺"的意思解释、六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南上山街小学则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为基础构建多元学习与实践活动体系,深化了“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

2、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栽树,点点心血育英才泽神州。师生情深,永生不忘!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4、孔子讲过,诗、书、射、乐、礼、御为“六艺”,他本人更是能射善御。

5、就拿第6题来说,学生需写出先秦散文包含哪两个内容,再回答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是哪三位一体,最后还要写出儒家“六艺”有哪些。

6、在孔子故居感悟其朴素的生平,去孔子研究院体味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游论语碑苑领略国粹艺术,到六艺城里体会修习“六艺”的乐趣……

7、疑《孝经》非郑所注,仆以此书明百行之首,实人伦所先,《七略》、《艺文》并陈之六艺,不与《苍颉》《凡将》之流也。

8、古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今天的学生却鲜有机会接触。

9、现代性的人文学科有其对应的古典形态,古罗马“七艺”与先秦“六艺”即典型代表。

10、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11、后投学儒门,数十年来,晨兴夜寐,俯读仰思,澄神离形,寝食俱废,惟以经书六艺为主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实乃山林闾巷中一介卑贱之士。

12、UIC相关负责人介绍,射道和古琴都属于孔子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目的在于修心正己。

13、一介儒生,从小学习六艺,线探之事我不知他如何,但论治国齐家,还是很有一套想法。

14、已仕而拜师习学六艺,没有一定的礼以规范,便不会得到亲炙(亲身收到教益)。

15、刘洪自幼“笃信好学,观乎六艺群书”,有着渊博的知识。

16、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通五经贯六艺”之说,可见,倡导健身的意义远不止强身健体,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好方法。

17、但自幼潜心六艺、文才出众的晏几道,却为人性格孤傲耿介,鄙视功名富贵,厌恶仕途浑浊,不愿意和达官显贵交往。

18、当时士族家庭多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为进身谋生之途,是即所谓儒业……儒乃当时社会一行业,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

19、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书”大概就是早期艺术意义上的书法了,而称“书法”者却少之又少。

20、小生东方未明,虽非风采倾国却也堪得入眼,虽非六艺皆通却也知情懂趣,虽非富可敌国却也衣食无忧。慕君姿容才智已久,春情难按。今斗胆相请,许我相伴左右为君夫婿,倾心护佑,寝食相顾,白头相守。泥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