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义


拼音yí yì
注音一ˊ 一ˋ

繁体疑義
词性名词


疑义

词语解释

疑义[ yí yì ]

⒈  可疑之点;难以断定的含义。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doubtful point;

引证解释

⒈  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

《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闕,每有疑义,輒以访 纯,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宋史·赵汝谈传》:“尝从 朱熹 订疑义十数条, 熹 嗟异之。”
《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次日, 裴仲 到馆中探望,将胸中疑义,盘问 角哀,试他学问如何。”

⒉  犹疑问。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助语用不字例》:“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尔雅》为上古之书,确无疑义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记》:“《阿金》是写给《漫画生活》的……然则必须‘抽去’,已无疑义了。”

国语辞典

疑义[ yí yì ]

⒈  可怀疑、不能立刻就明白的道理。

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们两个人都不承认,外人一定说是我弄的,断无疑义。」

疑问

分字解释


※ "疑义"的意思解释、疑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尽管毫无疑义这也是现代城市的价值。

2、清末著名语言学家朱起凤因一次阅卷时的误判而受到批评,深感耻辱,因此做到了“潜心读书,凡有疑义,摘借它册,阅时既久,积帙遂多”。

3、传统的绝对所有权原则毫无疑义将不能有效解决这类新的重大社会问题。

4、为避免疑义,在得到书面许可之前,您无权对本网站的内容进行复制、永久储存、或再传送。

5、毫无疑义,上下级的关系应当密切,应当是一种同志的关系。

6、真主枣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枣在毫无疑义的复活日必集合你们。

7、一位胸带3枚战争奖章的老兵说“我今天来到这里,是向那些在我认为毫无疑义的战争中牺牲的年轻人致敬的。”

8、晚年吴宓的鲁迅阅读,原是被动阅读的产物,虽然其中也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读,并快乐着”的阅读体验,但更多的,还是那一番苦涩的滋味吧。

9、疑义的含义及表现形式必须正确把握。

10、请问您公司对我们的稽查有什么疑义吗?

11、毫无疑义,伊丽莎白时代是诗歌和戏剧的时代,同时它也见证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小说的诞生和繁荣。

12、“一、正义,二、通义,三、余义,四、疑义,五、异义,六、辩义。

13、若无疑义,还请崔大人于此回执上署名画押以为凭信。

14、于是便有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古训。

15、行政院对该事项是否属地方性公民投票事项有疑义时,应提经行政院公民投票审议委员会认定之。

16、现在您当然会怀疑,因为过去我们确实存有疑义

17、疑义的存在应坚持客观存在,不能主观臆断。

18、为避免疑义,欧盟商业订购者需要缴纳任何适用的欧盟间接税。

19、法国尚未选出能代表自己的作者,人们倾向于雨果。毫无疑义,我十分敬佩雨果,但雨果并不是典型的法国人,他可以说是个在法国的外国人。雨果那层出不穷的比喻和华丽的词藻表明他并不是典型的法国人。

20、你曾经认识的那个女孩过着专毫无疑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