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余事


拼音yú shì
注音ㄩˊ ㄕˋ

繁体餘事

余事

词语解释

余事[ yú shì ]

⒈  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⒉  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⒊  其他的事,别的事。

引证解释

⒈  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⒉  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⒊  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国语辞典

余事[ yú shì ]

⒈  正事以外或不相干的其它小事。

《红楼梦·第四回》:「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著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

⒉  尚待处理的事。

如:「我还有余事未了,要赶回去处理。」

分字解释


※ "余事"的意思解释、余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往者侍中贾逵摘谶互异三十余事,诸言谶者,皆不能说。

2、余事为后死者本责,鞠躬尽瘁,共建殊勋。

3、庚申岁予于胸膛肿瘤术后在姑苏疗养,尝过访其家,承以其亲手装帧之万历绣像***巾箱本见示,精美绝伦,洵为仅见,乃知其治印之艺犹余事也。

4、一鼓攻克天险惠城,取义成仁,长留浩气;余事为后死者本责,鞠躬尽瘁,共建殊勋。

5、不存在你说的那种情况,一般黄历上先写上忌:、、、、、、会再写余事勿取-------------------- 2楼:匿名网友 --------------------

6、余事勿取就是其他的事情都不要做,危厉程度仅次于诸事不宜。

7、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

8、书法是历代高人韵士从政、从军、从商、从文的余事和雅事,而这些人都有一定的见识学养,在澡身浴德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做过功夫。

9、在黄历中,有“宜”和“忌”这两项!当黄历上面写着余事勿取的时候,就只能做“宜”里面的事!比如“宜求医”“宜破屋”之类的,其余的事情不可以做,不然就会犯禁忌,导致诸事不顺!

10、杜门为藏形之方,适宜于躲灾避难、防洪筑堤、判决隐狱等,余事皆不利。

11、故丹青书法,确为余事,鲜有以此引类连朋、啸咏林下而成地域性文化现象者。

12、可见魏征谏诤之事确实很多,仅太宗即位之初,就已多达二百余事,其一生进谏,更不知凡几。

13、1963年12月下旬,郭沫若在读《毛*席诗词》清样本时,写下了“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的颂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