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译经


拼音yì jīng
注音一ˋ ㄐ一ㄥ

繁体譯經

译经

词语解释

译经[ yì jīng ]

⒈  翻译经典。多指翻译佛经。

引证解释

⒈  翻译经典。多指翻译佛经。

唐 曹松 《宿溪僧院》诗:“嵩阳 大石室,何日译经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译经》:“汉 自 永平 后, 摩腾 首译《四十二章经》,歷 魏、晋、南北朝 皆有翻经馆, 唐 置译经润美之官。”

分字解释


※ "译经"的意思解释、译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后,不再译经,唯精勤礼诵,修诸福业,衣钵以外之物,随得随施。

2、玄奘有极高的佛理造诣,又精通梵汉语言文字,其译经和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3、(一)佛教的译经诸大师,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但求易晓,不加藻饰,造成一种白话的文体,佛寺禅门成为白话文与白话诗的重要发源地。

4、据其官方网站介绍,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为沿着丝绸之路来华的天竺僧人跋陀敕建少林寺,供其修法、译经

5、从事译经工作,乃是神圣的、清高的、无上的。

6、昙无谶是公元五世纪初北凉著名的译经大师。

7、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8、《生经》是西晋时期译经家竺法护的重要译作。

9、魏晋时期,佛经翻译家注意迎合中国本土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思潮,译经多为“滞文格义”的意译;

10、结合房间中土炕和火灶的设置,这应该是云冈石窟的译经场所或是高级僧侣们的生活区。

11、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正是一大批杰出佛教译经家的涌现,安世高、支谦、竺法护、道安、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等法师皆是其中的佼佼者。

12、这位印度王子就是高座寺的开山祖师,集密咒、梵呗、译经、讲法、苦行于一身,最早把密宗梵呗由金陵传播到全国。

13、第二章概述昙无谶译经的词汇特点,包括历史继承性、口语性和佛教色彩;

14、那不加润饰的文风给后世译经事业留下一个好榜样。

15、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

16、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

17、第四章以昙无谶译经的词汇现状为依据,考察《汉语大词典》在词语书证方面的若干疏失并予以修正;

18、而天竺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先后在此主持译经工作,对中国佛经翻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人尊为“开皇三大士”。

19、宋代僧人赞宁(919- 10 0 1)编撰的《宋高僧传》记载了从南北朝至宋朝五百余年间38位译经高僧及其成果,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阐述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