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

民力


拼音mín lì
注音ㄇ一ㄣˊ ㄌ一ˋ

民力

词语解释

民力[ mín lì ]

⒈  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

引证解释

⒈  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左传·昭公十三年》:“令尹 子期 请伐 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脩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
《汉书·五行志上》:“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岁借民力,条之於版。”
宋 陆游 《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
邹韬奋 《经历·立场和主张》:“军力必须和民力配合起来,才有动员全国力量一致对外的可能。”

⒉  人的体力。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国语辞典

民力[ mín lì ]

⒈  人民的财力、物力、劳力。

《左传·昭公十三年》:「未定国家,而用民力。」

分字解释


※ "民力"的意思解释、民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故而,把神是为了建立超然的信仰,是为了聚集民力,协调上下左右的社会关系,在自上而下的战战兢兢以事百神的气氛之中,民间的秩序也就由此得到了协调的治理。

2、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补因内乱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国势;他信奉黄老的哲学,爱惜民力,无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现草长莺飞的蓬蓬生机。

3、然而很不幸的是,现在天下依旧三分,且各方都在蓄民力、备战具、养士卒,招贤良。

4、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5、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6、封伦本来是隋朝的大臣,隋朝立国不久,隋文帝命令宰相杨素负责修建宫殿,杨素任命封伦为土木监,将整个工程全交给他主持,他不惜民力,穷奢极侈,将一所宫殿修得豪华无比。

7、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

8、与此同时,南荒南帝商羊氏莫名失踪二十余年,大长老纪伯宁掌控大权,不惜民力,两度燃起战火。

9、此模式不仅可组合民力,优化专群防控合力,而且能促使社会全员良性互动,稳定农村秩序。

10、他说,我“富有四海”,一天换十套新衣服都可以,但这是民财民力,不能浪费。

11、阳泉争矿运动的高涨,激励和鼓舞了全省人民争回矿权的意志和决心,而“官吏知民力率不可当,士大夫多起抗争”。

12、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身侧乎!

13、变法是发展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提高民力、民智、民德,是发展自由主义经济的途径。

14、更有甚者,瞎编些神仙故事来忽悠人,欺世盗名,秦皇汉武这些雄材大略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入其彀中,不惜民力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15、民力资源利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军事医学战备建设的重要内容。

16、二世昏庸懦弱,实权在赵高之手;赵高乃奸恶阉人,结党营私,把持朝政,阴险歹毒,滥征民力,终引秦廷危机,天下巨变。

17、以其富有四海、驭使民力从不恤惜,他们若想另外取材美隆其宫室,理当无所不能。

18、考虑战乱之后民力疲敝,官府也组织煮盐,招募流民生产,官府提供生产工具、生产费用;这部分生产的盐将由官府产运销。

19、归根到底,打仗拼的就是国力、民力!主公如今坐拥四大州,而曹操只有兖州四郡和淮南一部,总体实力不及主公一半,主公只需整军养民,富强自己,静观天下。

20、秦朝始皇帝和二世都贪得无厌,穷奢极侈,滥用民力,他们自己不正,如何正人,不过短短十几年这个短命的王朝就被农民起义军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