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ū guān
注音ㄔㄨ ㄍㄨㄢ
⒈ 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
例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be transferred to hold a local post from central post;
⒈ 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
引五代 齐己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诗:“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王维 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出官》:“医学出官,则补医职。”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一:“萧实斋 观察以翰林出官 山左。”
⒈ 离开京师,前往外地做官。
引唐·白居易〈琵琶行·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唐·齐己〈荆州贯休大师旧房〉诗:「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⒉ 到法庭打官司或做证人。
引《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不想有十数个徒弟徒孙们,在那里看出官,见师父被打,齐赶向前推翻了那老儿,挥拳便打。」
英语to leave the capital for an official post
1、第一部分论述了选官中的一般法律考试,包括明法科、新明法科及几种出官试法还有其他官吏的法律考试。
2、一些候补官员,也借来官服,摆出官架,坐着官轿,由男仆打着灯笼去妓院**。
3、徐氏宗族希望后人出官的愿望,终于在徐高贤这一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