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

词语解释
罢黜[ bà chù ]
⒈ 贬低并排斥。
例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赞》
英belittle and reject;
⒉ 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上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提出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建议以儒家思想作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就历史上所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开始在长安设太学,专讲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等,起用大批儒生作官,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⒊ 免除官职。
英dismiss from office;
引证解释
⒈ 废除排斥。
引《汉书·武帝纪赞》:“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罢黜异端,推明极孝。”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罢黜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堕之兵。”
⒉ 罢免;去官。
引《汉书·孔光传》:“哀帝 罢黜 王氏,故太后与 莽 怨 丁、傅、董贤 之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时 张説、杨瑒、皇甫璟、杨相如 皆以为不便,而相继罢黜。”
清 刘大櫆 《知上犹县方君传》:“君独喟然曰:‘诚使賑救及一邑之民生,则余虽罢黜何憾焉!’”
国语辞典
罢黜[ bà chù ]
⒈ 贬抑、排斥。
引《汉书·卷六·武帝纪》:「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⒉ 免职、免除。也作「罢退」、「罢斥」。
引《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之凶。可因灾异,并加罢黜。」
近罢免 罢退
反任用
分字解释
※ "罢黜"的意思解释、罢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是一名律师,代表阿帕鲁王国遭罢黜的王室.
2、而且中华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便是等级严明的宗法社会,整个国家的精英阶层都是信封儒教,尊崇孔子至圣先师。
3、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
4、只认朗诵词和诗。笔者却不能够赞成这“罢黜百家”的作风。
5、后汉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经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严嵩晋升为太子太傅,羽翼已丰,开始攻击夏言,严嵩又怂恿世宗罢黜夏言。
7、该组织说目前正在考虑采取军事行动罢黜巴博,如果他不放弃权力的话。
8、立法机构已投票罢黜了该国以前的统治者们。
9、前往火石寨乡中学的车上,晴然叔叔给婵萱和嘉妮讲解了“罢黜百家”的历史故事。
10、将来年长,即成冠礼,而亲掌朝政,则振兴汉统,复光武之盛事,为期不远也!如今父亲辅政,平定十常侍之乱,罢黜前朝弊政,擢天下名士相佐。
11、如果是暴君,你会罢黜他。
12、你说过,有四分之一人,曾经要想罢黜我吗?
1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定于一尊,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
14、1994年在担任美国总统时,他派兵帮助被军事政变罢黜的海地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恢复总统职位。
15、罢黜百家之后,“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6、大一统归于思想层面主要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7、这位被罢黜的泰国领导人在地杜拜的流亡家中观看了庭审。
18、她先是罢黜她然后又将其斩首,就像她害怕埃塞克斯伯爵,会以同样的方式罢免,她自己女王的封号并将自己斩首一样。
19、土耳其驻新利比亚的大使星期六回应赞同呼吁被罢黜的领导人卡扎菲认输投降的建议。
20、但事实证明,罢黜利比亚的暴君十分困难。
相关词语
- bà sàn罢散
- bà bìng罢病
- bà shì罢士
- bà qiǎn罢遣
- bà yà罢亚
- bà jiào罢教
- bà chū罢出
- bà nuò罢懦
- bà shěng罢省
- pí mǎ罢马
- bà shì罢市
- bà kùn罢困
- bào bà报罢
- bà cháo罢朝
- bà láo罢劳
- bà zhù罢箸
- bà shōu罢收
- bà chí罢池
- bà le罢了
- bà jí罢瘠
- kǎo chù考黜
- chù bìn黜殡
- dàn chù弹黜
- chù huá黜华
- píng chù屏黜
- shàn chù讪黜
- cuī chù摧黜
- chù fàng黜放
- zhū chù诛黜
- jìn chù进黜
- chù yuǎn黜远
- shū chù疏黜
- jīn chù禁黜
- jiǎn chù简黜
- shēng chù升黜
- chù tài黜汰
- chù píng黜屏
- chù tuì黜退
- liú chù流黜
- qiǎn chù谴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