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jiā

出家


拼音chū jiā
注音ㄔㄨ ㄐ一ㄚ
词性动词


出家

词语解释

出家[ chū jiā ]

⒈  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leave home and become a monk or nun;

引证解释

⒈  离开家庭。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无 董 景 之才、 倪 匡 之志,而欲强捐身出家旷日师门者,必无几矣。”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季 与同辈旅宿 庐山 下,各相问出家几时。”
明 刘基 《门有车马客行》:“居家倚骨肉,出家倚交亲。”
郁达夫 《登杭州南高峰》诗:“病肺年来惯出家,老龙井上煮桑芽。”

⒉  到寺庙道观里去做僧尼或道士。

《南史·齐纪上》:“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并严断之。”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汉明帝 听 阳城侯 刘峻 等出家,僧之始也; 济阳 妇女 阿潘 等出家,尼之始也。”
《水浒传》第四回:“今有这个表弟姓 鲁,是 关西 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 释迦牟尼 ﹞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而 霍善斯坦因 以为是醉饱后的呕吐。”

⒊  指出家之人。参见“出家求道”。

宋 朱弁 《北人以松皮为菜》诗:“吾老似出家,晚悟愧根钝。”

国语辞典

出家[ chū jiā ]

⒈  佛教徒离家成为僧团之一分子的这项行为。

《西游记·第二回》:「我常闻得那些猴子精说,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

落发

还俗 在家 在俗

英语to leave home (to become a Buddhist monk or nun)​

德语sich aus dem weltlichen Leben zurückziehen

法语se faire bonze

分字解释


※ "出家"的意思解释、出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对于出家一事苏睒林上山时便说,出家在家皆为悟道,清净化心,只要心存正道,在家出家都是一样,况且他的心早已出家,又何必在外貌上做出多此一举的改变。

2、他本来是当老师的,后来半路出家,做起生意来了。

3、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4、大理国王段正明出家的苍山西坡护国寺。

5、李春城被指与出家人来往密切。

6、尔等既不容我出家,我情甘一死,以绝尔等之念。

7、我以前学的是英语,学法语是半路出家

8、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可犯戒了啊。

9、吓着了,估计他从没见过把出家当成慷慨赴义的。

10、我们这些出家人都被迫还俗,押到牛心寺接受改造。

11、但愿自己能够好好学习如何做个如法的出家人。

12、我正要出家门,突然想起忘记带作业本。

13、大德!可得于世尊之处出家、受戒耶?

14、信息时代,甭管在家出家,手机这是必须有的。

15、出家未必是修行,修行未必要出家

16、这些"半路出家"的学者们与众不同。

17、这些"半路出家"的学者们与众不同。

18、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天主教徒。

19、此外,出家可以受持出家戒,僧团和道场也提供了修行和持戒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0、苏轼就是一个意思,你琴操就是出家,也得大开庵门恭迎我们,藕断丝不断,出家只是一种说法,空门必须对我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