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

词语解释
诗教[ shī jiào ]
⒈ 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却温和委婉,即所谓“温柔敦厚”,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抨击。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符合《诗经》的实际情况,但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成为封建社会衡量文学作品政治意义的重要标准。
引证解释
⒈ 本指《诗经》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
引《礼记·经解》:“孔子 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 疏:“《诗》依违讽諫,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跡。”
明 海瑞 《注唐诗鼓吹序》:“古先王成就人才,由今考之,大抵‘六经’并行,《诗》教为首。”
⒉ 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风格。
引采畴 《<谢亦嚣诗集>序》:“六朝 至 陈 隋 之间,创为宫体,诗教为之一变,率皆浮靡之词,华而不实,与性情相漓。”
国语辞典
诗教[ shī jiào ]
⒈ 诗经的教化功能。
引《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分字解释
※ "诗教"的意思解释、诗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王船山在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坚持儒家伦理思想与“诗教”原则及其独特的“神韵”观。
2、第三是诗教及柏拉图的写作。
3、雅正之旨是“温柔敦厚”诗教的核心,宋词的崇雅倾向正是孔子诗教理论在后代的回声。
4、但由于受儒家诗教观的影响和局限,其中也有不少过激言论与偏颇之见。
5、该诗教我们它自身的历史方法,而我们学要日积月累来习得。
6、一言以蔽之,将近代西方审美主义作了诗教、乐教式理解的蔡元培美育观,其实质不外乎重塑一种新型的思想文化,以有利于科学革新与社会改造,最终实现民族复兴。
7、文章从“诗教”的历史渊源、《诗经》与诗教、诗教与乐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8、第二章阐述诗歌的变化和传统儒家诗教传统的关系。
9、感谢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让我们知所宽恕。
10、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
11、寻求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型,对于我们今天重建审美教育体系,无疑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12、究其错评的原因,主要是基于船山以儒家的诗教原则及崇尚“神韵”的审美理想为衡量尺度所致。
13、张氏家族词学是传统“诗教”精神与“花间”委婉情致的融合。
14、崇正”是崇尚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要求文学艺术要充分发挥其政教功能。
15、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辜鸿铭
16、读杨孟芳的作品,深喜其诗律、诗艺、诗教俱备,精朗丰富而新意充盈,他无愧于月桂的芬芳美名。
17、为《诗经》传统诗教所浸染,形成了蕴籍含蓄的诗歌感情基调;
18、要实现"诗教"回归,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19、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
20、古人的宝贵经验和现代许多老师的成功实践表明,诵读和鉴赏是“诗教”的两大门径。
相关词语
- shī zhào诗兆
- jù shī剧诗
- shī yāo诗妖
- shī yì诗义
- lǔ shī鲁诗
- kè shī课诗
- shī yōng诗佣
- shī ráng诗瓤
- shī háng诗行
- shī zhì诗秩
- shī yùn诗韵
- qiān shī签诗
- shì shī试诗
- shī zhóu诗轴
- shī yùn诗运
- shī zhì诗帙
- shī yuàn诗苑
- shī cí诗词
- shī yǔ诗语
- qíng shī情诗
- fū jiào敷教
- jiào huì教会
- fú jiào服教
- jiāo shū教书
- jiào xué教学
- láo jiào劳教
- jiào táng教堂
- chéng jiào承教
- zōng jiào宗教
- wài jiào外教
- tǎo jiào讨教
- fèng jiào奉教
- bà jiào罢教
- fǎ jiào法教
- tiáo jiào调教
- qiú jiào求教
- cì jiào赐教
- bāng jiào帮教
- jiào huáng教皇
- qǐng jiào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