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jiào

承教


拼音chéng jiào
注音ㄔㄥˊ ㄐ一ㄠˋ

承教

词语解释

承教[ chéng jiào ]

⒈  接受教令。

⒉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引证解释

⒈  接受教令。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愿安承教。”
赵岐 注:“愿安意承受 孟子 之教令。”
《战国策·赵策二》:“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史记·乐毅列传》:“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

⒉  用作谦词,言接受教诲。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所论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御史 起身相谢道:‘承教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髻》:“今已同里,旦晚可以承教。”

国语辞典

承教[ chéng jiào ]

⒈  接受教诲。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战国策·赵策二》:「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

分字解释


※ "承教"的意思解释、承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战国时期,燕昭王重用大将乐毅,让他率军攻占齐国70多座城池,将齐军围困5年之久,由于燕昭王去世,燕惠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改派大将骑劫代替乐毅。乐毅逃到赵国。兵败后,燕惠王派人去请乐毅,乐毅说他奉令承教已经完成使命而不归。

2、自己只须奉令承教,敷衍搪塞,便不愁得不到格外的宠幸。

3、文章不长,只两页半,写承教的琐忆,写溥老师论诗论字论画的琐言,很零碎也很深邃,字字暗含做人做事做文章的道理,读一遍,细想一遍,领会一遍。

4、得龟山先生前来,尚有何言?我等自然奉命承教,不敢有违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