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文墨


拼音wén mò
注音ㄨㄣˊ ㄇㄛˋ

文墨

词语解释

文墨[ wén mò ]

⒈  指写文章、著述等。

家中文墨。——清·袁枚《祭妹文》
粗知文墨。

writing;

⒉  温文有礼的样子。

gentle;

引证解释

⒈  文书辞章。亦指写文章,从事文字工作。

《史记·萧相国世家》:“今 萧何 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记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诚之心,形于文墨。”
宋 叶适 《答吴明辅书》:“往 陈寿老 言其表弟齿甚少,文墨颖异,超越辈流。”
《水浒传》第十五回:“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因此和他来往。”

⒉  写文章的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

汉 刘桢 《杂诗》:“职事相填委,文墨纷消散。”
唐 王昌龄 《放歌行》:“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张桌儿上摆着许多零碎物件,多是人家动用家伙,无非是些灯台、铜杓、壶瓶、碗碟之类,看不得在文墨眼里的。”

⒊  指文化知识。

《廿载繁华梦》第二四回:“那时城厢内外,倒知得 周 家中举的事,只是谁人不识得 周 家儿子没有什么文墨,就统通知道是财神用事的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朝你提亲的对象,都是有文墨的人。”

⒋  刑律判状。

《汉书·刑法志》:“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
《北史·源贺传》:“若陛下初便杀之,自可不关文墨,既付有司,义归恆典。”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武备》:“及其僨事,则一旦以文墨绳之,呜呼,如是而谓之善将将,吾见其以国与敌也矣。”

国语辞典

文墨[ wén mò ]

⒈  泛指文辞、著述之事。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公诚之心,形于文墨。」
《文选·江淹·杂体诗·刘文学》:「谬蒙圣主私,托身文墨职。」

⒉  刑文律法。

《北史·卷二八·源贺传》:「若陛下初便杀之,自可不关文墨,既付有司,义归恒典。」

英语writing, culture

法语écriture, culture

分字解释


※ "文墨"的意思解释、文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场的二百多个江村青壮年多数是文盲,即使有少数人粗通文墨,也是勉强能认得自己的名字,自然不懂“落叶松前松叶落”。

2、千古悠悠,无数诗章词作,不惜文墨,寻尽华丽,留下许多关于雨的佳篇名句。

3、刘旸认为,收藏古墨要注重全套收集,比如胡开文制墨,从清代乾隆时期一直到晚清都有,可以把各个时期胡开文墨都收集全,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收藏。

4、李清照是富有鲜明个性和文化教养的才女,青少年时代,生活于富于文化氛围的家庭,养成了喜爱文墨, 吟风咏月 的雅兴。

5、他们家拥有比全县其他人家更多的钱、更多的马和更多的奴隶,可是两兄弟同他们的大多数穷邻居比起来,胸中的文墨更少得多。

6、可是……你现在就是个粗通文墨而已,考个屁!看来我真是失算了,列祖列宗啊,我萧景逸有愧你们。

7、他尽管厌恶书籍,但在偶然得到一点闲空时也常读书,因此他并不完全不通文墨

8、进入房间后,刘循看到了许多的竹简,堆积如山的竹简,一股子文墨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9、地球墨获得世博会好评,仅仅因为胡开文墨业工艺精湛吗?

10、割风从前当过乡吏,是一个粗通文墨的农民,马德兰初到那里时,他的生意正开始走上逆运。

11、华云不通文墨,看这些画作,山有山的沉稳,水有水的灵动,树则苍古,花则淡雅,粉白黛黑,形意俱透,心中早起佩服。

12、此处是你故乡,也是你的教化之地,你虽不通文墨,但天性至纯契合真如,以后自然会有人信仰你,你也逐渐开悟,感化一方。

13、胡开文墨业始于1765年,创始人胡开文本名胡天注,为安徽绩溪人,被列为清代四大徽墨名家之一。

14、举文墨《诗》以言信,展国粹《书》诵经典,谦谨达《礼》迎八方,行低碳《易》子而教,献爱心《乐》也融融。《春秋》千载扬正气!

15、周重写好文书后,本想给吴山读一遍的,但没想到对方竟然也粗通文墨,自己拿起文书看了一遍,周重都是用白话文书写,因此他也看的懂。

16、戚继光有些疑问,他虽然身为武将,但并非不通文墨,对朝廷的制度也相当清楚。

17、那春杏不是傻瓜,虽然没学过什么诗词歌赋,却也粗通文墨,此刻早已多少听出来其中的“意思”。

18、既然阮公子不通文墨要凤仙代笔,总要说点什么方能记下。

19、其中,胡开文就是制作地球墨的胡开文墨业创始人。

20、就中有个最钟爱的小子,名唤珠儿,年纪十有七八,生得曲眉丰颊,俊俏异常,又能粗通文墨,作事乖觉,童贯派在内书房管理一切书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