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有犯无隐有犯无隐的意思
yǒufànyǐn

有犯无隐


拼音yǒu fàn wú yǐn
注音一ㄡˇ ㄈㄢˋ ㄨˊ 一ㄣˇ

成语解释 有犯无隐

繁体有犯無隱
词性成语

有犯无隐

词语解释

有犯无隐[ yǒu fàn wú yǐn ]

⒈  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一种事君之道。谓臣下宁可冒犯君上而不可有所隐瞒。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一种事君之道。谓臣下宁可冒犯君上而不可有所隐瞒。

《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
唐 刘禹锡 《代请朝觐表》:“臣闻臣之事君,有犯无隐。恳诚所至,敢不罄陈。”
《旧唐书·李逊传》:“事君之义,有犯无隐,陈诚启沃,不必择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凡遇政事,诸大臣或探圣意,噤齘不前,而公独抗声有犯无隐。”

国语辞典

有犯无隐[ yǒu fàn wú yǐn ]

⒈  对上虽有冒犯,但仍勇于直谏,无所隐瞒。

唐·严郢〈駮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分字解释


※ "有犯无隐"的意思解释、有犯无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休明之期,晟幸得备位将相,心有不可,忍而不言,岂可谓有犯无隐,知无不为者耶!是非在人主所择耳。

2、在去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的大巴上,祥键大哥哥讲述了“有犯无隐”的典故。

3、雄有犯无隐,所言皆明达政体,顺帝颇知嘉纳,无奈为阉竖所把持,不能尽用,多半为纸上空谈罢了。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