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

一介


拼音yī jiè
注音一 ㄐ一ㄝˋ

一介

词语解释

一介[ yī jiè ]

⒈  一个。

一介之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one;

引证解释

⒈  耿介。与此说异。

《书·秦誓》:“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
陆德明 释文:“马 本作介,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慤者。字又作个。”
按,《礼记·大学》引作“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伎。”《后汉书·袁绍传》:“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諮臣以方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良史所书,盖取其狂狷一介,论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
按,《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
何休 注:“一介犹一概。”

⒉  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

《礼记·杂记上》:“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綍。”
《国语·吴语》:“勾践 请盟,一介嫡女,执箕箒,以晐姓於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
韦昭 注:“一介,一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一介失所,则王道为亏;百姓有过,则谓之在予。”
宋 王安石 《辞使相第二表》:“伏念臣江湖一介,特荷圣知。”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许克祥 不过是兵痞出身的一介武夫。”

⒊  特指一个使者或仆役。

《后汉书·郑众传赞》:“众 驰一介,争礼毡幄。”
李贤 注:“一介,单使也。”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自不孝定案之后,洊歷寒暑,年兄遂无一介復通音问。”

⒋  指微小的事物。

《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赵岐 注:“一介草不以与人,亦不以取於人也。”
焦循 正义:“赵氏 读介为芥,故以草释之也。”
《北史·周纪下》:“邹鲁 搢绅, 幽并 骑士,一介可称,并宜銓録。”
宋 张载 《性理拾遗》:“圣人无私无我,故功高天下,而无一介累於其心。盖有一介存焉,未免乎私己也。”
清 方文 《寄怀斋方壶》诗:“妻子嗷嗷守空屋,一介不肯干求人。”

⒌  用以形容微小。参见“一介之才”、“一介之善”。

国语辞典

一介[ yī jiè ]

⒈  介为芥之假借,指小草。一介比喻微小的东西。引申为一人,一个。有卑微、谦虚之意。明·康海。

《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中山狼·第二折》:「叹鲰生孤身一介,骑瘦马空囊四海,可又早十谒朱门九不开。」
《儒林外史·第一回》:「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

⒉  耿介。

《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咨臣以方略。」

分字解释


※ "一介"的意思解释、一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终身为官,非我应有,一介不取。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王勃

3、他是个一介不取纺清官,深受民众的爱戴。

4、第一介电层覆盖成对的维持电极。

5、其“生有异禀”,“家贫甚,一介不苟取,蓬室瓮牖,悠然自适。

6、小小一介草根,斗天斗地斗命运,撒泼打滚耍无赖。

7、其宰守称职之良,闺荜一介之善,详悉列奏,勿或有遗。

8、郝某一介朝廷官员,岂可说这种大逆不道言语?本官誓死不从。

9、小女子一介女流,并非什么君子,不告而入亦非不可呀。

10、可编程通孔器件包括第一介电层;

11、良史所书,盖取其狂狷一介,论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

12、范遥青,一介农民,对于竹刻非常痴迷。

13、一介儒生,一代才子,在永乐盛世,与众多江湖儿女一起,谱写了一曲悲壮哀婉的传奇之歌。

14、其实即使是一介匹夫依旧可以拥有高尚的情操。

15、作为一介凡人,希腊银行巨头的高管们目前做得不算太坏。

16、尘寰,本是一介无用书生,却遭逢邪魔所害后被佛僧挽救。

17、在下一介草莽,年近而立却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是怕委屈了令媛。

18、兄弟是要去詹台山吧,在下楚歌,乃是一介散修,今日能认识兄弟真是缘分啊。

19、一千年前,他是进京赶考的一介士子,和她情投意和、相见恨晚,只因“孝”。

20、本文提出了一种子结构求解方法,并给出一介实际工程的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