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意思
zhìzhī

格物致知


拼音gé wù zhì zhī
注音ㄍㄜˊ ㄨˋ ㄓˋ ㄓ

成语解释 格物致知
词性成语


格物致知

词语解释

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

⒈  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引证解释

⒈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 中国 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郑玄 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朱子语类》卷十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箇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清 颜元 《四书正误·大学》:“李植秀 问‘格物致知’。予曰:‘知无体,以物为体……故曰: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国语辞典

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

⒈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也作「格致」。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英语to study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to acquire knowledge (idiom)​; pursuing knowledge to the end

分字解释


※ "格物致知"的意思解释、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她没有致知格物之功,“略见些风波就改了样子”,贾母说她,“若这样没见识,也就是小气了”。

2、“格物致知”是传统文化与知识论的重要概念,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3、47. 陆贤侄,这是我的侄子吴盛熙,是庚寅年的举人,正在府上随我攻读,这蒙阴的产业不妨带上盛熙,让他也能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4、这搓麻绳有什么用都不知道,你小子还好意思夸你自己见多识广?还好意思说什么格物致知,成器利用?

5、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6、怎么样格物致知?潇洒哥:行与知相得益彰,爱自己、爱人民、爱国家……

7、总之道理原性广大精微, 古圣先贤 原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大学问,今人只作笼利想,故不得不以术行耳。

8、白崖书院少主孔庖,年方志学,却独自一人踏上格物致知之途。

9、安玓,人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你的特长,就是格物致知

10、“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之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11、其妙乃以吾神合彼神,吾靈合彼靈,儒書謂致知格物是矣。

12、六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李元宏百无聊赖下打开墨卷扫了一眼,将刚才记下的考题题目写在第二折正上方,仔细端详起来,第一道考题是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

14、朱熹就通过解释发展二程思想,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

15、“‘格物’可以理解为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是指要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

16、总之道理原性广大精微,古圣先贤原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大学问,今人只作笼利想,故不得不以术行耳。

17、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8、本文论述太谷学派以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解释《大学》“格物致知”,提出了自己新的观念。

19、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20、只是,守仁的龙场悟道,用的还是传统的格物致知用语,还点不出“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