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格


拼音bǐ gé
注音ㄅ一ˇ ㄍㄜˊ

繁体筆格

笔格

词语解释

笔格[ bǐ gé ]

⒈  笔架。

⒉  字画诗文的格调。

引证解释

⒈  笔架。

南朝 梁 吴筠 《笔格赋》:“幽山之桂树……翦其片条,为此笔格。”
唐 陆龟蒙 《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之一:“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牀。”

⒉  字画诗文的格调。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东观餘论》…… 曹将军 画马,神胜形; 韩丞 画马,形胜神; 鶠 从容二人间,第笔格差不及耳。”

国语辞典

笔格[ bǐ gé ]

⒈  搁笔的用具。唐·陆龟蒙〈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诗:「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也作「笔架」。

分字解释


※ "笔格"的意思解释、笔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除了大家熟知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文房”还包括43种文房附属用具,如笔格、笔筒、笔洗等。

2、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纸、砚为公认的文房“四宝”,其他文具还有笔洗、笔舐、砚滴、镇尺、臂搁、笔床、笔船、笔格、笔挂等。

3、除此之外,沉香也被用于制作成笔杆、笔格,笔筒等文房器物。

4、作为痴长两岁的文友,我期待守正继续弘扬守正笔格、疏狂画风的大写意,求索不止而永葆青春。

5、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件孔雀石山形笔架之外,在2009年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一件孔雀石山形笔格拍出了22400元。

6、笔格亦称笔架,即古代文人文房用具之一,架笔之用。

7、名气最大的就是李思训,善画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漂渺难写之状。

8、文房四宝,笔筒、笔洗、笔床、笔格、镇纸、水中盂、水注、秘阁、墨盒,一应俱全。

9、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它的前身,是唐代的笔船、笔床和笔格

10、20年来,华谊在壮大,它笔格遒劲,它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