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反义词
zhìzhī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共找到3个 "格物致知" 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格物致知的反义词

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囫囵吞枣鹘仑吞枣 不求甚解 生吞活剥 一知半解 走马观花 生搬硬套举一反三 含英咀华 融会贯通 穷原竟委 细嚼慢咽 寻根究底 贯通融会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食古不化 浅尝辄止 生吞活剥 一知半解 走马观花 望文生义 囫囵吐枣举一反三 含英咀华 追根溯源 精益求精 穷源竟委 鞭辟入里 穷原竟委 寻根究底 咬文嚼字 追本溯源 切磋琢磨
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碌碌无能 目不识丁多才多艺 博学多才 博闻强识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博闻强记 凿壁偷光 学海无涯 博大精深 手不释卷 博览群书 品学兼优 学富五车 身手不凡 学则不固 真才实学 刺股悬梁 博学强记

词语解释

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

⒈  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引证解释

⒈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 中国 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郑玄 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朱子语类》卷十四:“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箇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清 颜元 《四书正误·大学》:“李植秀 问‘格物致知’。予曰:‘知无体,以物为体……故曰: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所以根本要看重理智,而出发便在研究自然(‘格物致知’)。”

国语辞典

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 ]

⒈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也作「格致」。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英语to study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to acquire knowledge (idiom)​; pursuing knowledge to the end


※ "格物致知"的意思解释、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