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

词语解释
⒈ 诗体名。以史事为题材的诗。以东汉班固咏缇萦救父的一首诗(或题为《咏史》)为最早。其后王粲、左思、鲍照等均有以《咏史》为题的诗作。唐代胡曾的诗集,即以《咏史诗》为名。
分字解释
※ "咏史诗"的意思解释、咏史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唐代咏史诗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其表层是个体悲剧意识,深层是历史悲剧意识。
2、《咏史诗闲话》体现了诗性与智性的和谐融合。
3、为了客观地评价晚唐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对它的“通俗”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4、中晚唐史论体咏史诗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
5、杜牧咏史诗的出现,标志着史论式咏史诗已成熟。
6、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作为国粹的书法与诗词不达意重新受到重视。本书是作者从历年的咏史诗中择出九十六首用长锋的羊毫抄出。
7、咏史诗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诗》、史文化的传播培育了良好的咏史诗创作与接受的话语环境;
8、唐代咏史诗研究是唐诗类型研究中的分题材研究,新时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9、罗袂微凉白露滋,松阴得月小船移。江天寥落租佣睡,谁唱袁宏咏史诗。阎尔梅
10、胡曾是晚唐诗人,他的诗歌留存至今的有162首,其中咏史诗有150首。
11、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
12、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咏史之作与那些以文学才能著称的诗人所作咏史诗判然有别。
13、二人在咏史诗中表现出了对待历史与人生的不同态度,从中可以看出造成他们在迁谪心态上的这种差异的一些原因。
14、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却异大于同,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
15、古代有些咏史诗,喜用借题发挥的手法,多半在借古讽今。
16、艺术方面,自由开放的“性灵”说理论体系,指导了他的诗歌创作,咏史诗与咏怀诗是他创作的主体.
17、用诗方式和史学思维为咏史诗的创作与接受提供了思维模式;
18、本文拟对这两个时期咏史诗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时代特点分别展开论述,并简要地对二者做一比较。
19、意含寄托的咏史诗在审美价值上要高于其他两类的咏史诗,在诗评史上也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崇。
20、唐代诗人李华的诗歌创作包括杂诗、咏史诗和抒情诗三类。
相关词语
- yǒng gē咏歌
- sī yǒng思咏
- fù yǒng腹咏
- gǎn yǒng感咏
- yǒng tí咏题
- fù yǒng赋咏
- jiē yǒng嗟咏
- gē yǒng哥咏
- wǔ yǒng舞咏
- tán yǒng谈咏
- jiān yǒng笺咏
- yàn yǒng燕咏
- yǒng zhì咏志
- shǎng yǒng赏咏
- yǎ yǒng雅咏
- gāo yǒng高咏
- yǒng huà咏画
- yǒng zhǔ咏瞩
- gēng yǒng赓咏
- yǒng yín咏吟
- mín shǐ民史
- dài shǐ代史
- nán shǐ南史
- wài shǐ外史
- nèi shǐ内史
- mì shǐ秘史
- jūn shǐ君史
- fén shǐ坟史
- jiān shǐ监史
- shǐ shì史事
- jì shǐ祭史
- shǐ shì史氏
- jiǎng shǐ讲史
- pān shǐ潘史
- gōng shǐ公史
- gǔ shǐ鼓史
- guó shǐ国史
- bàng shǐ谤史
- cāng shǐ仓史
- shì shǐ士史
- qiú shī求诗
- gǔ shī古诗
- liù shī六诗
- jué shī絶诗
- gē shī歌诗
- shī zhāng诗章
- lǜ shī律诗
- shī yáo诗謡
- shī zhài诗债
- shī zhōng诗钟
- qì shī泣诗
- hè shī和诗
- shī zhú诗竹
- lián shī联诗
- shī yǐng诗颕
- chí shī驰诗
- shī yìn诗印
- fù shī赋诗
- shī zuò诗作
- cì shī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