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咏

词语解释
啸咏[ xiào yǒng ]
⒈ 犹歌咏。
引证解释
⒈ 见“啸咏”。亦作“啸咏”。犹歌咏。
引《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国语辞典
啸咏[ xiào yǒng ]
⒈ 啸歌吟咏。宋·苏轼〈与张朝请书〉:「新春海上啸咏之余,有足乐者。」也作「啸歌」。
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分字解释
※ "啸咏"的意思解释、啸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学道之士,以清净为本,静心少思,啸咏太无。
2、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3、故丹青书法,确为余事,鲜有以此引类连朋、啸咏林下而成地域性文化现象者。
4、朝廷派谢万率军北征,他常以啸咏自高,从不抚慰将士。
5、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带上老人一起登高远望,不但能啸咏骋怀,还能舒展筋骨,如其“九九”长久之意,让束缚的身心再次回归自然。
6、“弹琴啸咏,乐之忘归”的王维,是居士,又岂止是居士!苏轼的文艺成就,在最重文化的宋代,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登峰造极的。
7、王维与朋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互为唱和”的画面,恰如盛唐时期的风华般只能任凭后人在脑海中想象。
8、公故示暇豫,修赤壁亭榭,日与寮吏啸咏饮射其间。
9、虽卜居近市,不免嚣尘,而临水开轩,颇能得月;春秋佳日,啸咏其间,亦足怡情适性。
10、至于该窟顶部平棊藻井飞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啸咏,右手托圆镜供养的图像,更是云冈晚期伎乐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举。
11、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12、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13、雄峻多姿、层峦叠嶂的戴云山、九仙山、清源山、紫帽山,是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啸咏的胜地。
14、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缤纷;或一蓑烟雨,放浪山水,“终日无事,啸咏而已”,倚杖听江声,夜饮醒复醉。
15、成龙修治赤壁亭榭,日与僚吏啸咏其中,民心大定。
16、将有望于吾辈临风啸咏,舒泄其精灵耶?赏宜夜饮,燃蜡则不如坐月之妙矣。
17、有道是“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在即将到来的重阳节,与家中的老人一起登高远眺、出游赏秋,不但能啸咏骋怀,还能舒展筋骨,如其“九九”长久之意。
18、树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
19、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20、帖中言及“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可见晋人的雅集过从之密,啸咏风气之盛。
相关词语
- xiào yǐn啸引
- xiào zhǐ啸指
- shān bēng hǎi xiào山崩海啸
- hǎi xiào海啸
- xiào mìng啸命
- niǎo tí guǐ xiào鸮啼鬼啸
- xiào ào fēng yuè啸傲风月
- xiào luàn啸乱
- xiào zhà fēng yún啸咤风云
- qīng xiào清啸
- xiào yuān啸鸢
- jiào xiào叫啸
- xiào jù啸聚
- xiào tiān啸天
- póu xiào裒啸
- yǒng xiào永啸
- xiào gē啸歌
- huān xiào欢啸
- xiào tàn啸叹
- xiào shù啸术
- xíng yǒng行咏
- zá yǒng杂咏
- yǒng chàng咏唱
- gāo yǒng高咏
- hàn yǒng汉咏
- yǒng yáo咏謡
- yuān yǒng渊咏
- yǒng xuè咏谑
- ōu yǒng讴咏
- yǒng zì咏字
- yáo yǒng謡咏
- lǎng yǒng朗咏
- yǒng xǐng咏醒
- chuán yǒng传咏
- jiē yǒng嗟咏
- yǒng zhǔ咏瞩
- yí yǒng遗咏
- yáo yǒng谣咏
- yǒng shàn咏扇
- yǒng gē咏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