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太和


拼音tài hé
注音ㄊㄞˋ ㄏㄜˊ

太和

词语解释

太和[ tài hé ]

⒈  亦作“大和”。天地间冲和之气。谓太平。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和睦。魏鼓吹曲名。雅乐名。

引证解释

⒈  见“太和”。亦作“大和”。

⒉  天地间冲和之气。

《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
大,一本作“太”。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
《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⒊  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⒋  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
《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⒌  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⒍  魏 鼓吹曲名。

《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⒎  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
《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国语辞典

太和[ tài hé ]

⒈  阴阳会合,冲和之气。

《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上》:「是以六合之内,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禀卬太和。」

⒉  太平盛世。

《文选·曹植·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陶唐之世乎?」

⒊  年号:(1)​三国魏明帝的年号(西元227~232)​。(2)​ 北魏孝文帝的年号(西元 477~499)​。(3)​ 唐朝文宗的年号(西元829~835)​。

英语Taihe County in Fuyang 阜陽|阜阳[Fu4 yang2], Anhui, Taihe district of Jinzhou city 錦州市|锦州市, Liaoning

德语Taihe (Ort in Anhui)​ (Eig, Geo)​

分字解释


※ "太和"的意思解释、太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道德品质好,多做与为善人的好事,去掉 私心杂念 ,不生气,不动怒,才能养吾太和之气,把气功真正练好。

2、著作郎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

3、太和二年,迁谏议大夫,以本官充侍讲学士。

4、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

5、在2017年,为了帮助其他残疾人,刘艳芝创办了太和县阳光助残协会。

6、如果提摩太和早期教会要避开,不要沈迷在这些没有意义的讨论的话,他们需要做什麽?

7、身陷囹圄的金太和想到了大状师钟人杰。

8、太和观是中华思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是中华辩证法理论的历史积淀。

9、黎祖籍鄂城太和,宽脸,在女性中属身材伟岸的一类,嗓音浏亮高亢具有男性的清刚之气。

10、三条太极阴阳鱼变形而成的太极曲线,组成了圆型的中再集团“太和标”。

11、毛莱太太和安妮几乎同时在与蜜里安争风吃醋,看谁听得最认真,看谁能赢得他的青睐。

12、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13、有一张照片这些天的见报率很高,是女王倚在太和门前扶栏上的留影。

14、在去太和乡中学的路途中,静姝大哥哥给欣南和燕明介绍了“足音跫然”的历史典故

15、白云区太和镇瑚琏农贸综合市场也没有实行垃圾分类。

16、武当山旧称太和山、仙石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

17、泰山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

18、怀特先生,这是太和殿,以前是新皇帝登基、皇帝过生日、重大敕令发布的场所。

19、前往太和县赵桥初级中学的火车上,辰曦哥哥给藕蓝和雯卉讲了“胡子工程”的故事。

20、安徽省太和县有哪些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