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áo tài
注音ㄇㄠˊ ㄊㄞˋ
⒈ 纸名。类似毛边纸而稍薄,色稍暗,多产于江西、福建。
⒈ 纸名。类似毛边纸而稍薄,色稍暗,多产于 江西、福建。
引叶德辉 《书林清话》卷七:“﹝ 毛晋 ﹞延名士校勘,开雕十三经、十七史、古今百家及从未梓之书,所用纸岁从 江西 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
1、清代印书用纸品类极多,有开化纸、绵纸、多地土产绵纸、连史纸、粉连纸、竹连纸、玉版宣、绵雕、毛边、毛太等。
2、南美野生羊驼是南美洲类似骆驼的动物中最高的动物。南美野生羊驼的毛太硬,没有用处。
3、为压低售价,《申报》刚推出时就用中国土造的毛太纸印刷,每份零售价仅铜钱8文,加上改进内容、增加信息,很快压倒《上海新报》的销路。
4、原来毛太见来势甚急,无法躲避,满想用口去接,谁想左臂所中之箭在先,又要避那一技,一时心忙意乱,顾了那头,顾不了这头,一个疏忽,将门牙打断了两个。
5、用毛笔在书页破损的小洞边缘刷一层浆糊,将毛太纸往上一按,然后轻轻一撕———潘补补对这种小洞的修补早就十分熟练。
6、在欧洲,人们发现野猪毛太硬,会使牙龈流血,所以就改用了更为柔软的马毛。
7、“机器打箔有砂眼,人工第二次锤打,就能把砂眼弥补;有时候金箔吸在乌金纸上,也需要人工将其挪到毛太纸上。
8、在欧洲,很少人刷牙,人们发现野猪毛太硬,会使牙龈流血,而马毛更柔和些,于是就改用了马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