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吏道


拼音lì dào
注音ㄌ一ˋ ㄉㄠˋ

吏道

词语解释

吏道[ lì dào ]

⒈  作官的道路。

⒉  为政之道。

引证解释

⒈  作官的道路。

汉 桓宽 《盐铁论·除狭》:“今吏道壅而不选,富者以财贾官,勇者以死射功。”
《汉书·食货志下》:“有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錮免减罪……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秏废。”

⒉  为政之道。

《旧唐书·姚崇传》:“崇 独当重任,明於吏道,断割不滞。”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公尝决疑狱, 徐公 谢曰:‘始徒谓君儒者,乃精吏道如是邪!’”
《水浒传》第十八回:“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

国语辞典

吏道[ lì dào ]

⒈  官吏处理政务之道。

《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旧唐书·卷九八·卢怀慎传》:「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

⒉  古代韩国由汉字组成的一套音节符号。参见「吏读」条。

分字解释


※ "吏道"的意思解释、吏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任姚崇为相,因其能力超群,精于吏道,办事水平无人可比;他用卢怀慎为副相,则因其道德高尚,操守出众,又善于荐贤举能,可为天下做榜样。

2、古人谨守的“吏道”,是一种严格自律的精神,这种珍视自身名誉、看重品格操守的观念,让他们能够自觉做到不违法乱纪、假公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