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理道


拼音lǐ dào
注音ㄌ一ˇ ㄉㄠˋ

理道

词语解释

理道[ lǐ dào ]

⒈  道理;理法。

⒉  理政之道。

⒊  指文章的义理。

引证解释

⒈  道理;理法。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还宫已数日,将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门,诚为不知理道。”
严复 《论世变之亟》:“中国 理道与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⒉  理政之道。

唐 韩偓 《朝退书怀》诗:“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钱鏐 ﹞迨於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开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⒊  指文章的义理。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文士轻薄不顾理道,有甚害义者。”
明 李东阳 《送毕验封充淮府册封副使》诗序:“文学足以考据理道,才略足以酬应事变。”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陈公 ﹞为古文学,得於 桐城 姚姬传 先生;扶植理道,宽朴博雅。”

分字解释


※ "理道"的意思解释、理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冬十月甲寅,制曰:朕听政之暇,常览史籍,事关理道,实所留心,中有阙疑,时须质问。

2、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3、巴菲特曾经在一本备忘录中写给他的经理道:“我们能够承担亏损—甚至亏很多的钱。”

4、朕听政之暇,常览史籍,事关理道,实所留心,中有阙疑,时须质问。

5、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曾国藩

6、胖子大大咧咧强辞夺理道:“你见过死人脸上有这表情的吗?弄不好这死孙子就是想打进我们队伍的敌特份子。

7、, 朕听政之暇,常览史籍,事关理道,实所留心,中有阙疑,时须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