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攘外安内攘外安内的意思
rǎngwàiānnèi

攘外安内


拼音rǎng wài ān nèi
注音ㄖㄤˇ ㄨㄞˋ ㄢ ㄋㄟˋ

成语解释 攘外安内

繁体攘外安內
词性成语

攘外安内

词语解释

⒈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国语辞典

攘外安内[ ráng wài ān nèi ]

⒈  排除外来侵略,安定国家内部。

如:「攘外安内是每个国家元首的责任。」

分字解释


※ "攘外安内"的意思解释、攘外安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魏公安内攘外,举贤任能,致政通民和,而人才辈出。

2、魏公安内攘外,举贤任能,致政通民和,而人才辈出。

3、乱世出英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个日企小职员穿越而至,安内攘外,以夷制夷——还我华夏朗朗乾坤。

4、而我国也将赢得“攘外”与“安内”所预期的成果。

5、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墨间。

6、这些年剿共的口号是“攘外必先安内”。

7、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为了独揽大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泰半精力都放在了铲除异己上,致力于平息徐敬业、琅琊王冲等人的内乱。

8、另外,在社会上,两极分化、贪污腐败、黑恶势力、制假贩假、***、*博吸*、工人下岗、经济问题……中国的前途何在?攘外必先安内!季孙之忧,萧墙之祸。

9、李世民在短短四年内,完成安内攘外的千秋大业,内则励精图治,四年而天下大治。

10、若尚固执“安内攘外”、“生聚教训”之见,诚恐内部既不得安,外患又与日俱甚,将见国亡之后,适受敌人之“教训”,资敌人以“生聚”也。

11、崇祯一直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因此不惜暗中向清军行款(也就是议和),近日,行款之事,大臣已经略有所知,因此朝议沸腾,给他的压力也不小。

12、国民党政府在洛阳召开‘国难会议‘,到会中委14人,该会委员144人,讨论‘安内攘外‘方案,决议‘救灾、绥清(即剿共)、御侮‘三方针。

13、同文馆增添之计,乃臣等日夜所筹,若中国能深究其法,通晓其原,则御侮即有所凭借,庶国威自振,安内攘外之道,不外是矣。

14、另外,在社会上,两极分化、贪污腐败、黑恶势力、制假贩假、*嫖娼、赌博吸毒、工人下岗、经济问题……中国的前途何在?攘外必先安内!季孙之忧,萧墙之祸。

15、其二,联结诸侯,攘外安内,成天下盟主,齐桓公、晋文公为典范。

16、是啊,你明白了吧?老蒋关心的不是别的,红军和**才是他的心腹大患!我记得今年七月份,老蒋出过一份《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的讲话,你听说过没有?

17、现在是多事之秋,蒋介石吩咐他,对于日本人的挑衅一定要克制忍让,攘外安内是当前最大的国策,并让他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18、另外,在社会上,两极分化、贪污腐败、黑恶势力、制假贩假、***、赌博吸毒、工人下岗、经济问题……中国的前途何在?攘外必先安内!季孙之忧,萧墙之祸。

19、其二,联结诸侯,攘外安内,成天下盟主,齐桓公、晋文公为典范。造句 网

20、崇祯一直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因此不惜暗中向清军行款(也就是议和),近日,行款之事,大臣已经略有所知,因此朝议沸腾,给他的压力也不小(造句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