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láng

外郎


拼音wài láng
注音ㄨㄞˋ ㄌㄤˊ

外郎

词语解释

外郎[ wài láng ]

1.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的官员。

2.宋元以来对衙门书吏的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中多用之。

国语辞典

外郎[ wài láng ]

1.职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门户,出充车骑。而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为“外郎”。

2.衙门书吏。

例证《警世通言 · 卷二四 · 玉堂春落难逢夫》:“将玉堂春屈打成招,问了死罪,送在监里。若不是亏了一个外郎,几时便死了。”
《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一三》:“却有严公儿子平日最爱的相识,一个外郎,叫做丘三。”

分字解释


※ "外郎"的意思解释、外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张籍自从永贞元年调补为太常寺太祝后一直居长安,韩愈元和元年分司东都后于元和六年回到长安,任尚书职方员外郎

2、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

3、由一个小小的狄道典史,一升山东诸城知县,再升南京户部主事,三升刑部员外郎,四升就升进了兵部武选司。

4、他自心照去了,哪里顾杜外郎为他负屈含冤,为他干受罪?只是没本心的银子偏不够用,随手来,随手去,不多几日弄得精完。

5、明朝末年,工部员外郎贾政因不满*贵排挤告老还乡,不料中途突遭人劫杀,一块名为“通灵”。

6、裴说,天祐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

7、那老者正是他的父亲,原户部员外郎朱文浩,朱大人昨日带着家眷往云门山寻幽访胜,在大云寺首座空索禅师的陪同下游览了一番山间美景,捐赠了大笔的香油钱。

8、可殿阁大学士,虽官居正一品,实际上却只是类似于一个荣誉官职,听着位高,却并无实权,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从五品的六部各部委员外郎来得吃香。

9、掌礼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赞礼郎、司俎官、司祝、司香、司碓、笔帖式、书吏、掌内廷礼乐及考核太监品极。

10、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11、薛准,员外郎。天复中卒。诗一首。

12、后因有政声,擢侍御史,累迁都官员外郎

13、播,天宝中举进士,补校书郎,累授万年县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万年令。造 句网

14、1896年6月6日,荣禄带领兵部员外郎裕厚、兵部候补主事陈夔龙、步兵统领衙门学习笔帖式廷夔前往天津。

15、播,天宝中举进士,补校书郎,累授万年县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万年令。

16、九月壬辰,仓部员外郎陈郾坐赃弃市。

17、于是尚书外郎独孤悊以儒显,给事中许敬宗推悊确论,义方引逮百家异同,连拄悊,直出其上。

18、二年九月,礼部员外郎陈旸上所撰《乐书》二百卷,命礼部尚书何执中看详,以谓旸欲考定音律,以正中声,愿送讲议司,令知音律者参验行之。

19、一副挽联“月沉湘浦冷,花谢汉宫秋”,身份卑微的他被楚王马希范授水部员外郎

20、此后,又任南京工部都水司署员外郎、南京户部湖广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