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法

词语解释
遗法[ yí fǎ ]
⒈ 亦作“遗法”。
⒉ 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法则。
⒊ 留传下来的方式、方法。
⒋ 指前代传下的法书和书法艺术准则。
⒌ 指前代传下的佛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遗灋”。
⒉ 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法则。
引《汉书·艺文志》:“周 衰俱坏,乐尤微眇,以音律为节,又为 郑 卫 所乱,故无遗法。”
唐 柳宗元 《涂山铭》:“是以 周穆 遐追遗法,復会于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
明 刘基 《公朝于王所仲孙羯会晋韩不信云云城成周》:“至于天子之守,则有先王之遗法焉。”
⒊ 留传下来的方式、方法。
引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汉 末丧乱,其灋中絶, 马先生 绍而作焉。今指南车, 马先生 之遗灋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齐民要术》有咸杭子法,用杭木皮渍鸭卵。今 吴 人用虎杖根渍之,亦古遗法。”
金 元好问 《蒲桃酒赋》:“意天以美酿而饱予,出遗法於湮埋。”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据古人当时语气直述例》:“据此,则 史公 所述固古史记言之遗法也。”
⒋ 指前代传下的法书和书法艺术准则。
引宋 苏舜钦 《丹阳子高得逸少<瘞鹤铭>于焦山之下作长句以寄》:“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
明 文徵明 《龙茶录考》:“晦菴 评 蔡 书,谓岁有蚤暮,力有深浅,公书至是盖无遗法矣。”
⒌ 指前代传下的佛法。
引《隋书·经籍志四》:“每佛灭度,遗法相传,有正、象、末三等淳醇之异。”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华严宗》:“这个贤者很留意《华严经》,能够无师自悟,绍隆遗法。”
分字解释
※ "遗法"的意思解释、遗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
2、他画花卉虫鱼,得宋元宗派之传;写兰得张敬修遗法,‘人得其片楮,视同拱璧’。
3、“唐人断纸余墨尽有妙处,虞永兴书形摸姿媚,而笔势甚遒,得智永遗法,当为唐人之冠。
4、芹伯对于佛经亦颇研究,专重法相宗,谓此乃玄奘法师之遗法,学佛者必须由此入手方为正宗。
相关词语
- yí zǔ遗组
- lán yí阑遗
- yí zǐ遗秭
- yí jiè遗借
- yí tǐ遗体
- sōu yí搜遗
- yí zhòu遗胄
- yí lòu遗漏
- qì yí弃遗
- yí zhào遗照
- yí shū遗书
- yí shǔ遗属
- yí zhòu遗甃
- yí shī遗失
- yí qiū遗邱
- liú yí留遗
- cì yí赐遗
- shū yí输遗
- qǐ yí乞遗
- shèng yí剩遗
- zǔ fǎ祖法
- fǎ shì法事
- fǎ lā法拉
- fǎ tíng法庭
- miào fǎ妙法
- hé fǎ合法
- zhōu fǎ周法
- zhāo fǎ着法
- fǎ rén法人
- lì fǎ历法
- fǎ zhì法治
- fǎ jiè法界
- fó fǎ佛法
- huà fǎ画法
- fǎ shēn法身
- é fǎ讹法
- kè fǎ刻法
- fǎ zhì法制
- zuì fǎ罪法
- fǎ láng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