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变法


拼音biàn fǎ
注音ㄅ一ㄢˋ ㄈㄚˇ

繁体變法
词性动词


变法

词语解释

变法[ biàn fǎ ]

⒈  指历史上对国家法令做重大改革。

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try different ways and means; political reform;

引证解释

⒈  指历史上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重大的改变。

《商君书·更法》:“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明 刘基 《半山寺》诗之二:“姦邪变法事多端,气燄兴妖胆自寒。”
严复 《救亡决论》:“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 中国 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国语辞典

变法[ biàn fǎ ]

⒈  改变原有的法令规章制度。

《商君书·更法》:「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
《史记·卷五·秦本纪》:「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

分字解释


※ "变法"的意思解释、变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先生数十年来,提倡变法图强,教化万千学子为国效力,功耀千秋,才是大智大慧。

2、北宋社会、政治与王安石变法北宋立国不久,积弱积贫局面就暴露出来。

3、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4、富弼亲历了北宋两次重要的改革:庆历新政与熙丰变法

5、听到光绪皇帝支持维新变法,慈禧太后 忿然作色 ,怀恨不已。

6、光绪帝对居心叵测的袁世凯委以重任,这就加速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7、文章通过分析维新变法运动中改良派的分化阐述其失败的原因。

8、变法之难,在去其旧染矣,而能别择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

9、60岁后"衰年变法",画风大变,自成一家。

10、商鞅变法,立柱为信,奖挹重金,囊括民心民意,对变法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秦国力日渐强盛,终于灭六国而一统华夏。

11、史称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12、也很可能是绍圣元年,老苏反对王荆公变法、然后遭贬路过赣州时登临的那一个。

13、另外,自变法伊始,严行律令一以贯之,无论是太子或公子,均与民同罪。

14、北宋时期的熙宁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革新运动。

15、为了富国强兵,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变法

16、1897年,他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向封闭落后的国人介绍国内外情况,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17、商鞅变法大秦猛虎添翼,上下同欲举国整军耕战。

18、清朝末年,慈禧再次垂帘听政,把历时仅103天的戊戌变法镇压了下去。

19、思想激进,反对西太后垂政,主张变法,力主抗击外辱,后与康有为等在京组织强学会。

20、创深痛巨之下,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神州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