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mín

庶民


拼音shù mín
注音ㄕㄨˋ ㄇ一ㄣˊ
词性名词


庶民

词语解释

庶民[ shù mín ]

⒈  百姓;平民。

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三国演义》

the common people; the commoner; the multitude;

引证解释

⒈  众民;平民。

《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建武 十一年八月﹞詔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
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

国语辞典

庶民[ shù mín ]

⒈  平民、百姓。

《礼记·大传》:「庶民安,故财用足。」
《三国演义·第六回》:「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百姓

贵族 君主

英语the multitude of common people (in highbrow literature)​, plebeian

法语le bas peuple, les petites gens

分字解释


※ "庶民"的意思解释、庶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想先问一下,王子犯法,是不是应该与庶民同罪?

2、庶民百姓怨声载道,众口一词,说以混世魔王的罪孽,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3、你敢指天誓日的说一句,烟雨确实不在,如果所言有假,皇后犯法与庶民同罪。

4、自即日起,但凡市井庶民,未得官府文书不得私自乘坐马匹,有违令者,严惩不怠。

5、最后,对官吏昏聩和庶民狡黠的描写则反映出官民之间不同的司法智慧。

6、日本民俗学家后藤兴善先生说:"在民俗学上,决不否定文献记录作为资料的价值,但是要把文化较低的,落后的庶民的实际生活作为研究的第一位资料,要把采集这些资料作为民俗学的第一步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到民俗学的本来面目。"。

7、元代四川道有个监察主官谭澄,对年满40岁还没生子的庶民,忽生怜悯,谏书忽必烈,大汗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臣恳请您准许他们纳个妾养个儿吧。

8、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寡人表明此心,概不负汝!

9、日本民俗学家后藤兴善先生说:"在民俗学上,决不否定文献记录作为资料的价值,但是要把文化较低的,落后的庶民的实际生活作为研究的第一位资料,要把采集这些资料作为民俗学的第一步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到民俗学的本来面目。"。

10、徽州为明清宗族制度发达地区,这也是徽州士大夫文人宗法制度庶民化努力的结果。

11、公元8年,王莽篡汉,海昏侯国被废,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

12、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13、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14、内容简介:本片是山中贞雄的遗作,也是他的“时代剧的庶民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15、话说包公在陈留县判断谋劫布商强徒一事,官宦钦服,庶民仰敬。

16、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并不准庶民私自立庙,一直到了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祭拜先祖。

17、教育对于人的灵魂,如同雕刻之于大理石。哲学家、圣人、英雄、智者、善人或其他伟大人物,往往以一个庶民身份埋没着,经过适宜的教育而被捕发掘出来。

18、虽然没有多大的趣味性,但也很有意思,说明庶民百姓有较强的创作精神。

19、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福的人。

20、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