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 pǐn
注音ㄕㄨˋ ㄆ一ㄣˇ
⒈ 犹众物,万物。
⒉ 指众多祭品。
⒊ 众官,百官。品,品官。
⒈ 犹众物,万物。
引《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圣者,德合於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至於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
⒉ 指众多祭品。
引《宋史·乐志八》:“庶品丰洁,令仪雍肃。”
明 沉鲸 《双珠记·术士玄谋》:“扫门庭,可敬崇,祇备清羞庶品,洁诚修供。”
⒊ 众官,百官。品,品官。
引《后汉书·皇甫规传》:“大贼从横,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谴诫累至,殆以姦臣权重之所致也。”
南朝 梁 陆倕 《拜吏部郎表》:“銓衡庶品,歷选宾僚。”
1、直以委身垄亩,饥寒交切,先朝陶均庶品,不遗愚贱,得免耕税之勤,厕仕进之末。
2、义旗拨乱,庶品来苏,类聚群分,无思不至。
3、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盗贼纵横,流血川野,庶品不安,谴诫屡至,殆以奸臣权重之所致也。
4、天资颖悟,圣艺神奇,遇兴援笔,超逾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