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三旨相公三旨相公的意思
sānzhǐxiànggōng

三旨相公


拼音sān zhǐ xiàng gōng
注音ㄙㄢ ㄓˇ ㄒ一ㄤˋ ㄍㄨㄥ

成语解释 三旨相公
词性成语

三旨相公

词语解释

三旨相公[ sān zhǐ xiàng gōng ]

⒈  宋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见《宋史·王珪传》。

引证解释

⒈  宋 王珪 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见《宋史·王珪传》。

分字解释


※ "三旨相公"的意思解释、三旨相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位仁兄,你真精辟!我就是那个奉旨爬龙床、奉旨乱君心、奉旨搞和谐的三旨相公

2、不就是朝堂之上那个最碌碌无为的三旨相公

3、歧公被士林讽为三旨相公,却不知正因歧公之谨,方有我们王氏之固。

4、三旨相公之名,不过是唯唯诺诺,但尊上意而已,印象中后人也没遭什么罪。

5、时人谓之“三旨相公”,以讥讽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