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zhǐ

奉旨


拼音fèng zhǐ
注音ㄈㄥˋ ㄓˇ

奉旨

词语解释

奉旨[ fèng zhǐ ]

⒈  旧时臣下承顺上意称奉旨。即遵从旨意。

奉旨查办。

on imperial's order;

引证解释

⒈  接受皇帝旨命。

《宋书·谢庄传》:“于时 世祖 出行,夜还,敕开门, 庄 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詔乃开。”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
瞿秋白 《“打倒帝国主义”的古典》:“不到两年,这口号就变成了奉旨照准的标语。”

国语辞典

奉旨[ fèng zhǐ ]

⒈  接受帝王谕旨或上官旨意。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法司奉旨提到人犯,用起刑来。」
《文明小史·第一回》:「引见之后,奉旨记名。」

英语on imperial orders

法语sur les ordres impériaux

分字解释


※ "奉旨"的意思解释、奉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贵妃出宫本是大事,排班清道,仪仗车队,拢拢总总的要准备个三五天,可现在算是奉旨探望太子一切从简。

2、担忧“奉旨讨赏”会否成为不容商量的强制消费。

3、老僧奉旨,才念得数日,早化得你来,一字不爽,岂非我佛有灵乎?

4、这位仁兄,你真精辟!我就是那个奉旨爬龙床、奉旨乱君心、奉旨搞和谐的三旨相公。

5、然而不久发生战乱,柯子书应征奉旨“解粮”去荆州前线,吴燕花被哥哥吴月车作主,许配陈姓人家,并接受了聘礼,逼迫妹妹下嫁,而吴燕花坚决抗婚。

6、王大人这是在诘责本官么?本官奉旨办差,不消你说也会秉公依法。

7、圣旨到:大寒已至,新年初始,需活动拇指。令你多发短信至亲朋好友以通经脉、暖气血,此乃利国民身心健康之大计也。不奉旨行事者,遂收手机。钦此!

8、但是陵上奉旨督造的诸位大臣,竟连龙脉受损、伤及国运的大事也敢欺君不报,实应立即拿问,明正典刑,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9、男儿膝下有黄金,怎肯低头拜妇人?我奉旨前来,你反面无情,不认得我么?

10、皇庆初,万山和尚奉旨大做斋会,请通辩演法。

11、600年前一个瑞雪飘飘的清晨,一阵哒哒的马蹄声唤醒了八百里武当的寂静,督建武当山皇家道场的总提调官沐昕奉旨而来。

12、谁曾在城门深雨中,寻觅过我,雕得古拙的山水,夜把明月照,我留下传唱的歌谣多少,奉旨而挥的笔墨,每为罗绮消,谁懂我的潦倒谁又知我的骄傲,谁曾在烟花巷陌里,等待过我。

13、过几**们再来府里,一见这诗,十一王爷当时便将茶笑喷了,直问他们那晚多少佳句,怎么单录了这首七歪八扭的?凌王瞅着他,给了两个字,‘奉旨’。

14、韩元帅已奉旨回镇江大营,平灭沿海的水寇了。

15、食君之禄,理合报君之恩,为何徇私废公,不办国家之事?今日虽未奉旨,且越分一次,所有罪名,老夫奏知圣上,自请处分便了。

16、史载,张居正奉旨归葬时所到之处招待宴会“味逾百品”,张居正却叹“无下箸处”。造句 网

17、史载,张居正奉旨归葬时所到之处招待宴会“味逾百品”,张居正却叹“无下箸处”。

18、361840年,当红须绿眼的英国人把大炮架到大清朝的眼皮底下时,琦善作为钦差大臣奉旨与洋人交涉。

19、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被千夫所指。

20、于成龙奉旨入宫;富宁钦假身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