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

词语解释
三尺[ sān chǐ ]
⒈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英sword;
⒉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foot bamboo strips;
引证解释
⒈ 指法律。
引《史记·酷吏列传》:“周 曰:‘三尺安出哉?’”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三尺,清朝俟一匡。”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餘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⒉ 引申为法则、准绳。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诗曲·填词名手》:“近 沉寧庵 吏部后起,独恪守词家三尺。”
⒊ 指剑。
引《汉书·高祖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颜师古 注:“三尺,剑也。”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十五长史丈之任》诗:“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明 汪錂 《春芜记·说剑》:“俺将此剑赠了你,你早提三尺殛 蚩尤,莫教鬼哭与神愁。”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⒋ 指小儿。参见“三尺童子”。
引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最愁人一捻娇姿,更难抛三尺啼哇。”
国语辞典
三尺[ sān chǐ ]
⒈ 三尺法的简称。参见「三尺法」条。
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杜周传》:「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⒉ 三尺剑的简称。参见「三尺剑」条。
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明·汪?《春芜记·第六出》:「俺将此剑赠了你,你早提三尺殛蚩尤,莫教鬼哭与神愁。」
分字解释
※ "三尺"的意思解释、三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未必即时能够解决。
2、经过一番的争夺,垂涎三尺的宝物终于落入他的手中。
3、青涩的果实总是令人垂涎三尺。西索
4、看到这个蛋糕,我垂涎三尺。
5、好男儿,自当手握三尺剑,斩敌颅,立不世之业。
6、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勤奋地操练。
8、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
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10、他见了从马来西亚带来的榴莲,马上便垂涎三尺。
11、且祭三尺尚方剑,还我正义!莫等闲,姑息养奸。
12、一条雨道花砖砌,三尺高阶琢石成。
13、三尺白绫若赐我,可愿葬我于君侧。白居易
14、只要听到"万峦猪脚",就会让人垂涎三尺。
15、烤鸭的香味飘出来,令他垂涎三尺。
16、炒豆角,红烧肉等,真的令我垂涎三尺。
17、三尺童儿,别在这里胡言乱语了。
18、僬侥氏为矮人,身高三尺,是最矮的人了。
19、您,一枝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
20、他买了三尺化纤布,价格很便宜.
相关词语
- sān sān mèi三三昧
- sān shā sān yòu三杀三宥
- sān jìng三浄
- sān diǎn三点
- sān miàn三面
- sān jué三绝
- sān shì三室
- sān xiá三峡
- sān yī sān shí yī三一三十一
- sān yíng sān xū三盈三虚
- sān lèi三类
- sān yuè三月
- sān lí三犂
- sān guǐ三轨
- sān chǐ三尺
- sān sān jìng三三径
- sān chéng三成
- sān qí三只
- sān sān三三
- sān zhān sān běi三战三北
- gōu chǐ钩尺
- chǐ rèn尺刃
- chǐ bā尺八
- chǐ fú尺幅
- qiān chǐ千尺
- chǐ shū尺书
- qī chǐ七尺
- gé chǐ格尺
- fǔ chǐ抚尺
- chǐ xuě尺雪
- chǐ zi尺子
- gōng chě工尺
- chǐ zǔ尺组
- chǐ huò尺蠖
- pí chǐ皮尺
- chǐ shéng尺绳
- chǐ shuǐ尺水
- juǎn chǐ卷尺
- zú chǐ足尺
- chǐ bīng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