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书

词语解释
国书[ guó shū ]
⒈ 国史。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亦专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即国字。
引证解释
⒈ 国史。
引《魏书·高祐传》:“请取有才用者,参造国书。”
《北史·崔光传》:“光 与 李彪 共撰国书。”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汉 魏 之 陆贾、鱼豢,晋 宋 之 张璠、范曄,虽身非史职,而私撰国书。”
⒉ 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亦专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
引《隋书·东夷传·倭国》:“大业 三年,其王 多利 思比孤 遣使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
宋 胡宿 《论北界点集事宜》:“选差能专对近臣,往使北戎,与议定国书,固其邻好。”
《元史·世祖纪三》:“命兵部侍郎 黑的 、礼部侍郎 殷弘 齎国书復使 日本。”
《清史稿·礼志十》:“德国 亲王 亨利 入覲,帝幸 颐和园,御 仁寿殿,亨利 公服入,递国书,帝慰劳之。”
⒊ 即国字。
引元 揭傒斯 《题邹福诗后》:“余在阁中时, 福 又从 林希颜 学国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故命文臣依国语製国书,不用 蒙古 、汉字。”
国语辞典
国书[ guó shū ]
⒈ 派遣国家元首介绍其使节给外国元首的正式文件,或使节卸任时,向该国元首呈递的辞别信。前者称为「到任国书」,后者称为「辞任国书」。
分字解释
※ "国书"的意思解释、国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帕拉马里博消息:苏里南总统鲍特塞12日在接受中国新任驻苏里南大使杨子刚递交国书时表示,苏里南政府重视发展对华关系。
2、于是,清国第一任海外公使递交国书的过程就结束了。
3、适才小臣已然向殿下递交国书,日后朝鲜将奉殿下为主,故朝鲜之民亦为殿下之子民矣,望大王多家悯恤!
4、1965年,西德和以色列交换国书,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5、这位新任大使预定于明日呈递国书。
6、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0年1月12日,中国驻哥斯达黎加特命全权大使李长华分别向哥外长斯塔诺、总统阿里亚斯递交了国书副本及正本。
7、中新网1月14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0年1月12日,中国驻哥斯达黎加特命全权大使李长华分别向哥外长斯塔诺、总统阿里亚斯递交了国书副本及正本。
8、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地中国书来得有效。
9、光绪二十二年正月,由京出发抵彼得堡,向俄皇递呈国书,代光绪帝遥馈头等第一双龙金宝星等物。
10、请清国驻英公使向女王递交国书。
11、他以大使身份向总统递交国书.
12、骆家辉前往北京递交国书后,将正式成为美国驻华大使。
13、德税务司到了神户,日官电达内阁,内阁回电,竟说私函不是国书,德璀琳不是中国大员。
14、神二年五德终始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诏集诸文人撰录国书,浩及弟览、高谠、邓颖、晃继、范亨、黄辅等共参著作,叙成《国书》三十卷。
15、章均赛大使、其他国递交国书大使们与约翰斯顿总督合影。
16、契丹的国书上是怎么说来着?
17、瑞良、顾肇新、伍廷芳、梁诚等,为参赞,赍了国书,到日本来会议。
18、石鼓书院这座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学府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19、这位新任大使预定于明日呈递国书.
20、前次不列颠就曾经递交国书,希望派使觐见大清皇帝陛下,被乾隆以化外蛮夷,不通礼仪,恐滋扰地方为名断然拒绝。
相关词语
- guó chǎn国产
- guó shì国是
- zhū guó诸国
- suì guó遂国
- běn guó本国
- péng guó倗国
- měi guó guó huì dà shà美国国会大厦
- guó yǒu国有
- guó huà国画
- liè guó列国
- chū guó出国
- guó huì国会
- kāi guó开国
- shè guó厍国
- guó qí国旗
- guó shì国事
- guó huī国徽
- guó zhài国债
- guó wén国文
- fó guó佛国
- zhōu shū周书
- wěi shū伪书
- zhǔ shū煮书
- niàn shū念书
- dà shū tè shū大书特书
- shū kù书库
- shàng shū尚书
- bù shū簿书
- chuán shū传书
- kǎi shū楷书
- gǔ shū古书
- shū jià书架
- shū shēng书生
- shū diàn书店
- xīn shū新书
- ōu shū讴书
- shū fáng书房
- shū bāo书包
- shū àn书案
- ōu shū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