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书卷气书卷气的意思
shūjuàn

书卷气


拼音shū juàn qì
注音ㄕㄨ ㄐㄨㄢˋ ㄑ一ˋ

繁体書卷氣
词性名词

书卷气

词语解释

书卷气[ shū juàn qì ]

⒈  指在仪态、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气度、风格。

引证解释

⒈  指在仪态、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气度、风格。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学者苟能立品以端其本,復济以经史,则字里行间,纵横跌宕,盎然有书卷气。”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脸上却是一团书卷气。”
《新华文摘》1982年第5期:“小品文要有书卷气,要使读者感觉到你是博览群书的人。”

国语辞典

书卷气[ shū juàn qì ]

⒈  读书人温雅的气质。

如:「你戴上眼镜显得颇有书卷气。」

分字解释


※ "书卷气"的意思解释、书卷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然观察者本人也必须是一个拥有“书卷气”的智者。否则,你是看不到的。

2、书籍是一种承载文化与信息的特殊商品,书卷气与文化意蕴是书籍的特质。

3、1941年遭日军轰炸,门房和西厦被毁,直到解放后,爷爷才着手重整家园,养花、栽树、整修房屋,一家人过着淡雅、充满书卷气的平安日子。

4、杨照穿着宽大的白衬衫,四十五岁的脸上依旧书卷气十足,像是个刚刚上完早课的大学讲师。

5、,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就是一种享受。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书乡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

6、书面语与口头语熨贴结合,纵横交织,以简驭繁,典雅清丽,手挥目送,俯仰自得,透出浓郁的书卷气,若可嚼之,则定会满口生香。

7、达式常是个气质儒雅的男演员,有一股天然的书卷气

8、走进去以后,但见轩窗低栏,颇有传统古建筑风格和儒雅的书卷气,这里沟池环绕,竹木周布,阴用阳朝,阳用阴应,理当福禄盈庭才对。

9、著名国画家翟东奇表示,“兰有清气、文气、书卷气,是文化的符号、精神的象征,寄托着一种文人情怀;养兰、画兰,也是对画家心境的修炼”。

10、其身后墨竹,神采焕然,枝干挺立,竹叶清洒,极具书卷气

11、从而将书画的视觉美与文学的意象美融为一体,产生浓重的书卷气与丰厚的审美内涵。

12、作画自然是书卷气为重,但是根基还是最要紧的。

13、换言之“书卷气”是写在每个人脸上的。

14、心里正在这么想着,外面又来了一个客人,却是个老者,鬓发皆白,脸上却是一团书卷气;手里提着一个长背搭,也走到房里来。

15、白衬衫、黑西裤、银边眼镜、双鬓花白,左脸颊的淤青渐消,今年才41岁的廖曜中看起来偏老,但谈吐间书卷气不改。

16、在媒体人老果眼中,刘庆生身上有浓郁的书卷气,以至于他在南山的施政纲领也变得很“文化”。

17、陈智林以充盈的书卷气和瓷实浑厚、舒卷自如的川剧唱腔,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成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秀才舞台艺术形象。

18、枯燥的、书卷气的、正式的、说教风格的文字经常是 最糟糕 的学习材料。

19、而对支撑着书法存在的“书卷气”这一重要素质的理解,也因态度上的保守或偏激,出现了本不应该出现的误区。

20、“书卷气”虽然只是个抽象的精神概念,却可以通过十分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