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记事


拼音jì shì
注音ㄐ一ˋ ㄕˋ

繁体記事
词性动词


记事

词语解释

记事[ jì shì ]

⒈  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keep a record of events; make a memorandum;

⒉  记录的史实。

chronicles; account; record of events;

引证解释

⒈  记录君主行为;记录军国大事。泛指记录事情。

《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
《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唐 权德舆 《洪州西山风雨池记》:“春秋 时,国有史氏,君举必书。 德舆 从事於公,记事之徒也。”

如:记事本。

⒉  直陈其事谘请裁答的官场文书。

《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传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復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復宣而出之。”
徐无党 注:“记事,若今学士院諮报。今士大夫间以文字相往来谓之简帖,俚俗犹谓之记事也。”
《 清 钱谦益 《国初群雄事略·汉陈友谅》引《太祖实录》》:“友谅 不敢出,上又移书与之曰:‘昨兵泊 瀦磯,尝遣使齎记事往,不覩使回,公度量何浅浅哉!’”

⒊  以记述事实经过为主的文体名。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这几年来,常见有因经济的压迫,礼教的制裁而自杀的记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下面就是用动人笔法描写的一篇记事。”

⒋  谓儿童初有记忆、识别事物的能力。

《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 道:‘噯哟!那可是千载难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二姨说:‘看我 狗狗 多么记事?二年了你还记着啦?’”

国语辞典

记事[ jì shì ]

⒈  把事情记载下来。

《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
《汉书·卷三〇·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分字解释


※ "记事"的意思解释、记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记事看不到未来,记事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错不了,自己选的人生错不了。

2、新西兰人体彩绘艺术家山城挥笔勾勒"双城记事"。

3、版本发布,搭载传奇的艺术软件画图、写字板和记事本。

4、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

5、远古时期,人们有结绳记事的传统。

6、这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几十年前还在结绳记事

7、我在我的每日记事簿里写了个备忘字条.

8、他总是不记事

9、小李说不用,用记事本就能完成这件事。

10、在我的应用心理学课上,有几百名学生每个人都带着个记事本,很多人的记事本上所记录的似乎都是详细的训练日程安排。

11、自我们记事以来,父母惩罚孩子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就是“计时隔离”。

12、在殷墟甲骨文字中,保留了一些关于上古结绳记事的信息。

13、从我记事起我就一直这样。

14、,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15、编辑在准备把记事付印。

16、黎族木刻文化始于刻木记事在人类的早期特别文字发明之前,先民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互相交流,发明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或用某种物件记事的方法。

17、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

18、使民众重新回归到结绳记事的太古时代。

19、二,演说词不是诗,小说不是诗,记事文不是诗,格言不是诗。

20、族谱本增加了多出夹批,对记事文辞予以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