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
mínshìxíngwéi

民事法律行为


拼音mín shì fǎ lǜ xíng wéi
注音ㄇ一ㄣˊ ㄕˋ ㄈㄚˇ ㄌㄩˋ ㄒ一ㄥˊ ㄨㄟˊ

民事法律行为

词语解释

⒈  简称“法律行为”。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分字解释


※ "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解释、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

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对于价额不大和即时清结的法律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4、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5、第六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6、本文运用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论,通过对甘、罗夫妻共诉卢某财产纠纷一案的分析,认为我国民事立法中关于赠与这一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完。

7、把要约定性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8、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9、那是一桩新鲜的案件,不是普通买卖合同,不是财产纠纷,民事侵权行为,或刑事诉讼法,或法律方法。

10、此法律采用于1789年,可能以盗印者作为适用目标,也允许对做出“违反国家法律和美国条约”的不当行为的外国人提起民事诉讼。

11、故在民事法律规范中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亦不乏行政制裁,收缴制度即为一类。

12、民事行为无效产生返还财产、给付不当得利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后果。

13、无因管理作为助人为乐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因此,对无因管理及其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专门的研究必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4、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民法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构成要件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鸣。

15、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不是法律监督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事实行为。

16、就民事法律行为而言,违背公序良俗将导致该行为的无效,并进而引发其它间接后果。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