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举

词语解释
提举[ tí jǔ ]
⒈ 提而举之。
⒉ 提拔荐举。
⒊ 掌管。
⒋ 官名。宋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元明沿其制。清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宋辛弃疾有《鹧鸪天·和张子志提举》词。
引证解释
⒈ 提而举之。
引《陈书·徐陵传》:“陵 以 梁 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覈名实。”
⒉ 提拔荐举。
引唐 白居易 《姚侍御见过戏赠》诗:“东臺御史多提举,莫按金章繫布裘。”
⒊ 掌管。
引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顷在 陕西,见刺义勇提举诸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公历官年月》:“以龙图阁学知 汝州,寻免,提举 洞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蔡京 入相,依仿三司条例司旧例,设置‘讲议司’制定法令制度,由他亲自提举。”
⒋ 官名。 宋 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 元 明 沿其制。 清 亦有提举之职,如文渊阁设提举阁事,以内务府大臣充任。 宋 辛弃疾 有《鷓鴣天·和张子志提举》词。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四》。
引《明史·太祖纪一》:“置儒学提举司,以 宋濂 为提举。”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唐 枢密使亦宦官也, 五代 郭崇韜、安重诲 领之,遂改为宰相之要任。大抵古小而今大者,尚书侍郎也;古大而今小者,检校提举也。”
国语辞典
提举[ tí jǔ ]
⒈ 掌管、管理。
引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佑圣观侍奉香火,其观系属御前去处,内侍提举观中事务,当日降赐御香,修崇醮录。」
⒉ 提拔、提携。
引唐·白居易〈姚侍御见过戏赠〉诗:「东台御史多提举,莫按金章系布裘。」
⒊ 职官名。宋代设立,专门主管特种事务。元明沿其制,清以内务府大臣担任。
引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第一回》:「姓管的由乡贡起家,官至提举之职。」
分字解释
※ "提举"的意思解释、提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官家,鸿庆宫提举宗泽今日上表请退,您看。
2、钻机最明显的部分是机架,因此提举一节一节的钢管。
3、嘉泰二年二月庆元党禁正式解除,陆游的起用在熹泰二年五月,他的官衔是中大夫、直华文阁、提举?神观、兼实录院同修撰、兼同修国史。
4、弯下腰取物体、提举或者搬运物体的同时,不要扭转身体。
5、疼痛开始的6个星期内不要进行超负荷提举或者扭转活动;
6、10年后,时任礼部郎中的陆游,再次遭贬落职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7、把几吨重的石块提举到480英尺的高处又需要多少人力呢?
8、元灭宋后,在全国设16所染织提举司,元大都人匠总管府下设绣造诸王百官缎匹纱罗的绣局文锦总院、涿州罗局。
9、后任浙东安抚司参议官,秩满,提举台州崇道观。
10、赵?m即位,杜浒任司农卿、广东提举、招讨副使、督府参谋。
11、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
12、提举茶盐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国用。
13、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
14、可特授林强云寄禄朝奉大夫,差遣提举景福宫公事,添支二十千。
15、预防背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如何正确地提举和弯腰。
16、授龙图阁待制,提举万寿宫,进宝章阁学士。
17、尽管我们都知道,地球引力不可战胜,但他们的每次跳跃和提举都表达了克服地球引力局限的希望。
18、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
19、尔孙祖尧,乃监提举衔山东候补布政司经历孙慎修之祖父,锡光有庆,树德务滋。
20、描述了用于不同夹持爪动作方法(试举法和连续提举法)的系统方框图。
相关词语
- tí pò提破
- tí chéng提成
- huì tí会提
- tí liàn提炼
- xiū tí休提
- jìn tí浸提
- jū tí拘提
- ěr tí耳提
- tí gāo提高
- tí huò提货
- tí liú提留
- tí shì提示
- pú tí菩提
- tí qián提前
- tí qín提琴
- tí jiāo提交
- tí jī提击
- tí lú提炉
- tí bá提拔
- guān tí关提
- chá jǔ察举
- bá jǔ拔举
- jǔ xíng举行
- cuō jǔ撮举
- jǔ zhǐ举止
- jǔ zǐ举子
- bì jǔ辟举
- yī jǔ一举
- biāo jǔ标举
- jǔ zhǔ举主
- jǔ yǎn举眼
- méi jǔ枚举
- jiù jǔ就举
- jǔ gāo举高
- gōng jǔ公举
- jǔ zhǐ举指
- jǔ bàn举办
- jiǎn jǔ检举
- cuò jǔ错举
- kē jǔ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