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n

检举


拼音jiǎn jǔ
注音ㄐ一ㄢˇ ㄐㄨˇ

繁体檢舉
词性动词


检举

词语解释

检举[ jiǎn jǔ ]

⒈  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检举逃犯。

expose an offence; report(an offence)to the authorities;

⒉  荐拔。

recommend;

引证解释

⒈  揭发他人的过失、罪行。

《西游记》第二三回:“只是多拜 老孙 几拜,我不检举你就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中学,大学,一律施行大检举,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许多教员与学生被捕。”

⒉  犹选择。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之二》:“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使五穀通流,公私皆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宰臣 吕大防 等言,昨奉圣旨宣諭,皇帝纳后有期,已令入内侍省检举施行者。”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今条具当今弊政与夫捄正之宜,请检举行之。”

⒊  荐拔。

宋 李光 《与胡邦衡书》:“郊赦虽有检举之文,仇人在朝,固已絶望,死生祸福,定非偶然。”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九年》:“丙申,詔责授 建寧军 节度副使、 昌化军 安置 李光,永不检举。”

国语辞典

检举[ jiǎn jǔ ]

⒈  举发他人行为的过失或违法的情事。

《西游记·第二七回》:「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

如:「检举匪谍,人人有责」。

包庇 庇护

⒉  捡择举出。

宋·苏轼〈杭州上执政书〉:「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使五谷通流,公私皆济。」

⒊  荐举拔用。

《续资治通鉴·卷一二八·宋高宗绍兴二十年》:「丙申,诏责受建宁军节度副使、昌化军安置李光,永不检举。」

分字解释


※ "检举"的意思解释、检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会检举不称职的同事,这是应该的。

2、在大多数国家,被检举分享文件就像是被闪电击中一样。

3、将近四分之三的检举者称受到不止一次的索贿。

4、通过来自内部的检举和调查性报道才揭露出了这一腐败现象。

5、米兰的检举人已经决定批准警察根据适当的法律程序对那位少女进行了释放。

6、体育队的选手检举*博弊案的秘辛。

7、“如果证据确凿,”威尔逊说,“警察局会不会检举”。

8、同时,他认为高天虎不是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是“检举失实”,根据刑法第243条第3款规定,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9、地铁公司党委*记向中纪委举报了“老搭档”——地铁公司总经理,总经理则在“双规”期间检举了党委*记。

10、检举人让陪审团注意戴斯·科维奇先生高度详细的坦白并且证明他有罪。

11、据《亚洲周刊》报道,这一网站除作为官方宣传工具之外,更是让一般百姓能向当局检举贪官污吏、申冤吐气的便捷通道。

12、卫生行政部门对举报人、投诉人、检举人和控告人负有保密的义务。

13、做为一个好国民,只要看到违法的事,就该理直气壮地向警察机关检举

14、第五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

15、有人检举小牟让伟大领袖毛*席守毛坑,构成恶毒攻击罪。造 句网

16、税务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并酌情给予奖励。

17、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18、6月的一项判决洗脱了孤星基金操纵股价的罪名,但是检举者接着提起了上诉。

19、而爱斯特米洛娃,总会立即帮她们给当地的检举人写去控诉的信件。

20、但是法庭没有要求他重新将?刷回原貌,这让检举人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