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而校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nián ér xiào
基本解释犹言相提并论。
出处章炳麟《文学说例》:“体若骈枝,语反简核;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暂未找到成语同年而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年而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悬心吊胆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
六出冰花 | 《宋书·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
常鳞凡介 |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 |
四脚朝天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1回:“老和尚上前来争,被觉空一推,跌个四脚朝天。” |
触目如故 | 宋·李昌令《乐善录·洪州刘生》:“未周岁,公主忽告殂,国主不胜其哀,怒曰:‘吾不敢复见刘生,其官物不一与,遣归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故。” |
悃愊无华 | 《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
草茅之臣 | 《仪礼·士相见礼》:“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
半上落下 | 《朱子全书》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又卷九:“人各有个知识,须是推致而极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终不济事。” |
日中必熭 | |
花萼相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