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而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相提并论。
详细解释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处章炳麟《文学说例》:“体若骈枝,语反简核;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nián ér xiào
注音ㄊㄨㄥˊ ㄋ一ㄢˊ ㄦˊ ㄒ一ㄠˋ
感情同年而校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相提并论、同年而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禁暴诛乱(意思解释)
- 唯命是听(意思解释)
- 才子佳人(意思解释)
- 防微杜渐(意思解释)
- 任重致远(意思解释)
- 下笔成文(意思解释)
- 飘茵落溷(意思解释)
- 攀龙讬凤(意思解释)
- 汤里来,水里去(意思解释)
- 鬼泣神号(意思解释)
- 死无葬身之所(意思解释)
- 论甘忌辛(意思解释)
- 积案盈箱(意思解释)
- 东播西流(意思解释)
- 凶神恶煞(意思解释)
- 世异时移(意思解释)
- 纲常名教(意思解释)
- 受怕担惊(意思解释)
- 吹大法螺(意思解释)
- 依阿取容(意思解释)
- 白日青天(意思解释)
- 夷齐让国(意思解释)
- 指大于臂(意思解释)
- 蓬蒿满径(意思解释)
- 謇谔之节(意思解释)
- 颠倒错乱(意思解释)
- 不徇颜面(意思解释)
※ 同年而校的意思解释、同年而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点一滴 | 形容微少零星。 |
皮破肉烂 | 形容伤势很重。 |
随方就圆 |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
平白无辜 | 清白无罪。 |
敢不如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
我负子戴 | 谓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
各抒所见 | 见“各抒己见”。 |
洁身自爱 |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
雾暗云深 | 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 |
碍难遵命 |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
刀山剑树 |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
骅骝开道 | 古代高级官僚出行,仪仗用马匹前导。 |
割地求和 |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
迷天大谎 | 迷:通“弥”。极大的谎话 |
恩怨分明 |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
心慵意懒 |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
同声之应 | 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翠围珠绕 | 翠:翡翠;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 |
才貌兼全 | 既有才学,容貌又美。同“才貌双全”。 |
镂冰劚雪 | 喻构思新颖精巧。 |
朋酒之会 | 朋酒:朋友聚会畅饮。朋友欢饮的聚会。 |
不知寝食 | 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素车白马 |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
物外之交 |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
龙性难驯 | 本性难以改变。 |
姑置勿问 | 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
恶盈衅满 | 罪恶和祸害都达到极点,已到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