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上落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半途而废。
出处《朱子全书》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又卷九:“人各有个知识,须是推致而极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终不济事。”
基础信息
拼音bàn shàng luò xià
注音ㄅㄢˋ ㄕㄤˋ ㄌㄨㄛˋ ㄒ一ㄚˋ
感情半上落下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半途而废。
近义词半途而废
反义词自始至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炎黄子孙(意思解释)
- 伤风败俗(意思解释)
- 执牛耳(意思解释)
- 盟山誓海(意思解释)
- 不知甘苦(意思解释)
- 九关虎豹(意思解释)
- 画沙聚米(意思解释)
- 靡靡之声(意思解释)
- 诡言浮说(意思解释)
- 强将手下无弱兵(意思解释)
- 见财起意(意思解释)
- 连二赶三(意思解释)
- 消释前嫌(意思解释)
-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意思解释)
- 饰垢掩疵(意思解释)
- 沿流溯源(意思解释)
- 蜚蓬之问(意思解释)
- 缺食无衣(意思解释)
- 看不上眼(意思解释)
- 振缨中朝(意思解释)
- 龙断之登(意思解释)
- 疾之若仇(意思解释)
- 手不辍卷(意思解释)
- 乘人之厄(意思解释)
- 苦心孤谐(意思解释)
- 衆喣漂山(意思解释)
- 停停当当(意思解释)
- 饮鸩救渴(意思解释)
※ 半上落下的意思解释、半上落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论德使能 |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
无精打采 | 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
博闻强记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自出心裁 |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
同仇敌慨 | 见“同仇敌忾”。 |
惊采绝艳 | 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
迥乎不同 | 见“迥然不同”。 |
种学绩文 | 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
百媚千娇 | 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干霄凌云 | 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
车马盈门 |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
墙头马上 |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
喃喃低语 | 轻到几乎听不见的说话声。 |
晬面盎背 |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闷怀顿释 | |
像心适意 | 随心所欲。 |
厚貌深辞 | 见“厚貌深情”。 |
音稀信杳 | 杳:深远,无影无声。音信一点也得不到。 |
韩陵片石 | 韩陵:韩陵山,在河南安阳东,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
不念旧情 | 指人原则性强,不记挂过去的情义。 |
知以藏往 | 知:通“智”,机智。机智则善于积累往日的经验,以为来日的借鉴。 |
薏苡之谤 |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
嗜此不疲 | 形容对某事十分酷爱而沉浸于其中。 |
要离断臂 | 称颂死者操守高洁之典。 |
十八高贤 | 十八贤的敬称。 |
简易师范 | 相当于初中程度的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师资。 |
疏眉朗目 | 眉宇开阔﹐眼睛明亮。 |
啰巷拽街 | 犹言骂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