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逾墙避命逾墙避命的意思
qiángmìng

逾墙避命



逾墙避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逾:越过。战国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越墙逃跑,回避被征召。泛指隐士拒绝出仕。

详细解释

形容隐士不贪恋富贵的高尚情操。出自《后汉书·桥玄传论》:“昔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段干木是战国时魏国人,姓段干,名木。他曾求学于子夏。魏文侯授给他爵禄官职,他拒不接受;魏文侯前去拜访,他跳墙回避。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乔玄传》:“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


基础信息

拼音yú qiáng bì mìng

注音ㄩˊ ㄑ一ㄤˊ ㄅ一ˋ ㄇ一ㄥˋ

感情逾墙避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逾墙避命的意思解释、逾墙避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古已有之 古代就已经有了。
气势汹汹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广开门路 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
拈花惹草 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三杯和万事 和:缓和。指饮酒可以解脱愁闷消除烦恼
三瓦四舍 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
抚今追昔 抚:按;摸;接触;今:当前;眼下;追:回想;昔:过去。接触到当前的情景;回想追念过去的情形。
杜门谢客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
绿草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情深骨肉 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一雕双兔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刁风弄月 偷情的隐语。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
咋舌不下 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说话或说不出话来,极度悔恨或畏缩。
畎亩下才 畎亩:田地,田间。比喻平庸之才。
断梗流萍 梗:植物的枝茎;萍:浮萍。像枯折的枝茎,漂流的浮萍一样。比喻生活飘泊不定。
驷之过蠙 见“驷之过隙”。
掩耳盗钟 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黜邪崇正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夜静更阑 阑:尽。无声无息的深夜。
缄口不提 闭上嘴巴不说话,绝口不提。
魏文手巾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才蓺兼该'裴松之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十年浩劫 即十年内乱。
七舆大夫 指主管诸侯副车的七大夫。
丈尺权衡 指衡量事物的轻重长短。
势焰可畏 是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趋名逐利 自私自利,只追求个人的名誉和利益。